数控立车工件在线动平衡测量系统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转子平衡的概念 | 第14页 |
·动平衡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动平衡测试技术的国内外发展 | 第15-18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动平衡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转子的分类 | 第20页 |
·转子故障的分类 | 第20-21页 |
·动平衡的动力学基础 | 第21-24页 |
·静不平衡与动不平衡 | 第21-24页 |
·刚性转子的平衡 | 第24页 |
·挠性转子的平衡 | 第24页 |
·动不平衡引起的振动 | 第24-26页 |
·不平衡引起振动的原因 | 第25-26页 |
·不平衡量引起振动的特点 | 第26页 |
·转子的平衡方法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振动测量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 | 第30-40页 |
·振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简谐振动的特性 | 第30-31页 |
·振型的正交性 | 第31页 |
·振动测量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1-34页 |
·振幅的测量 | 第32页 |
·相位的测量 | 第32-33页 |
·频率的测量 | 第33页 |
·振动信号的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数字信号处理基本理论 | 第34-38页 |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简述 | 第34-35页 |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 第35-36页 |
·利用DFT来解算基频信号幅值与相位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40-48页 |
·系统设计的要求 | 第40-41页 |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 第41-42页 |
·系统硬件构成 | 第42-47页 |
·CPU的选择 | 第42-44页 |
·系列DSP #31TMS320LF2407 | 第44-46页 |
·鉴相传感器的选择 | 第46页 |
·速度传感器的选择 | 第46-47页 |
·液晶显示器的选择 | 第47页 |
·键盘的选择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8-58页 |
·概述 | 第48页 |
·振动信号采集预处理电路的设计 | 第48-51页 |
·硬件同步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48-50页 |
·中心频率自适应带通滤波电路的设计 | 第50-51页 |
·基准信号测量与处理电路的设计 | 第51-52页 |
·程控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52-54页 |
·其他辅助电路的设计 | 第54-56页 |
·液晶显示电路的设计 | 第54-55页 |
·键盘电路的设计 | 第55-56页 |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8-78页 |
·概述 | 第58-60页 |
·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 第58-59页 |
·软件设计的原则 | 第59-60页 |
·软件总体功能设计 | 第60-62页 |
·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62-75页 |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62-64页 |
·转速测量模块 | 第64-67页 |
·时域波形显示模块 | 第67-70页 |
·频域波形显示模块 | 第70-71页 |
·动平衡测量模块 | 第71-74页 |
·DSP与PC机之间RS-232通讯模块 | 第74-75页 |
·键盘、液晶模块程序设计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总结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