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阵列中子谱仪的标定与集成技术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 ·ICF 简介 | 第11页 |
| ·ICF 实验的物理过程 | 第11-13页 |
| ·ICF 实验的核诊断 | 第13-14页 |
| ·ICF 实验聚变中子诊断 | 第13-14页 |
| ·国内外大阵列中子探测器简介 | 第14-17页 |
| 第2章 神光-III 原型大阵列中子探测器系统 | 第17-21页 |
| ·大阵列中子探测器系统的科学目标 | 第17页 |
| ·中子飞行时间谱的测量方法 | 第17页 |
| ·神光-III 原型装置上的大阵列中子探测器系统 | 第17-20页 |
| ·大阵列中子探测器的总体设计目标 | 第18-19页 |
| ·中子飞行时间谱仪的时间分辨 | 第19-20页 |
| ·大阵列中子探测器系统框图 | 第20-21页 |
| 第3章 16 通道探测器小系统 | 第21-28页 |
| ·探测器小系统性能指标 | 第21-22页 |
| ·闪烁探测器和光电倍增管 | 第21页 |
| ·电子学时间测量要求 | 第21-22页 |
| ·电子学幅度测量要求 | 第22页 |
| ·电子学小系统硬件设计 | 第22-24页 |
| ·小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第24-28页 |
| ·宇宙线的测试结果 | 第24-27页 |
| ·现场打靶实验的测试结果 | 第27-28页 |
| 第4章 16 通道小系统电路的改进和优化 | 第28-34页 |
| ·探测器前端电子学的抗饱和改进 | 第28-31页 |
| ·电路改进分析 | 第28-29页 |
| ·电路改进方案 | 第29-30页 |
| ·电路改进效果 | 第30-31页 |
| ·时序控制电路的优化 | 第31-32页 |
| ·多个STOP 信号的给出 | 第31-32页 |
| ·控制信号电平的转换 | 第32页 |
| ·探测器与前端电子学的配接分析 | 第32-33页 |
| ·信号反射对中子测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交流耦合电容的影响 | 第33页 |
| ·前端元件的功率要求 | 第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5章 大阵列中子谱仪的标定技术研究 | 第34-41页 |
| ·测试平台的搭建 | 第34页 |
| ·测试结果 | 第34-40页 |
| ·ADC 的幅度标定 | 第35-37页 |
| ·幅度-时间游动效应的修正 | 第37-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6章 大动态范围信号测试方法的研究 | 第41-45页 |
| ·大动态范围信号的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 ·信号经非线性衰减后幅度还原的研究 | 第42-44页 |
| ·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 第42-44页 |
| ·二极管非线性衰减的幅度还原 | 第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6页 |
|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45页 |
|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