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概述 | 第10-13页 |
| ·商品化通用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 | 第10-12页 |
| ·机器人配套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 | 第12-13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外对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对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关键技术 | 第18-29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总体框架 | 第18-19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建模技术 | 第19-21页 |
| ·设备建模 | 第19-20页 |
| ·工作单元建模 | 第20-21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路径生成 | 第21-25页 |
| ·屏幕示教 | 第23-24页 |
| ·焊接路径自动生成 | 第24-25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运动仿真 | 第25-27页 |
| ·运动轨迹控制 | 第25-26页 |
| ·多层多道焊接运动规划 | 第26-27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数据转换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标定技术 | 第29-45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工件标定 | 第29-32页 |
| ·基于用户坐标系的三点标定法 | 第30-32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机器人与变位机相对位置关系标定 | 第32-40页 |
| ·基于旋转变位机的三点标定法 | 第33-37页 |
| ·基于旋倾变位机的五点标定法 | 第37-40页 |
|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工具位置标定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弧焊机器人与变位机协调运动控制技术 | 第45-57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协调运动定义与任务描述 | 第45-48页 |
| ·协调运动定义 | 第45-46页 |
| ·协调运动任务描述 | 第46-48页 |
| ·协调运动控制策略 | 第48-51页 |
| ·协调运动路径规划 | 第51-56页 |
| ·协调运动焊缝放置规划 | 第51-53页 |
| ·协调运动焊接路径规划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试验 | 第57-68页 |
| ·单机器人系统离线编程技术实验 | 第57-62页 |
| ·实验条件 | 第57-58页 |
| ·实验步骤 | 第58页 |
| ·实验工件 | 第58-5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 ·机器人与变位机协调离线编程技术实验 | 第62-67页 |
| ·实验条件 | 第63页 |
| ·实验步骤 | 第63页 |
| ·实验工件 | 第63-64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