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7-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4页 |
| ·房地产战略联盟构建的必要性 | 第11-14页 |
| ·房地产联盟构建的战略意义 | 第14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17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7-47页 |
| ·战略联盟的概述 | 第17-34页 |
| ·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 ·战略联盟与并购及垄断的区别 | 第23页 |
| ·战略联盟的概念及界定 | 第23-25页 |
| ·战略联盟的分类 | 第25-26页 |
| ·构建战略联盟的动因 | 第26-29页 |
| ·战略联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9-34页 |
| ·房地产战略联盟概述 | 第34-36页 |
| ·房地产战略联盟概念界定 | 第34页 |
| ·我国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的产生及其研究现状 | 第34-36页 |
| ·我国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 ·战略联盟企业绩效 | 第36-41页 |
| ·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7-38页 |
| ·联盟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 ·联盟绩效评价指标 | 第40-41页 |
| ·平衡计分卡 | 第41-45页 |
| ·平衡计分卡简介 | 第41-43页 |
|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分析 | 第43-45页 |
| ·相关理论与研究的总结 | 第45-47页 |
| 3 研究的整体框架 | 第47-55页 |
| ·联盟企业绩效及影响因素模型中自变量及因变量的确定 | 第47-48页 |
| ·自变量——战略联盟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47页 |
| ·因变量——联盟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7-48页 |
|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48-49页 |
| ·研究的理论假设 | 第49-55页 |
| ·联盟成员匹配性 | 第49-50页 |
| ·文化的协同性 | 第50-51页 |
| ·联盟成员的声誉 | 第51-52页 |
| ·沟通合作技巧 | 第52页 |
| ·监管机制 | 第52-53页 |
| ·信任机制 | 第53-55页 |
| 4 问卷调查研究与分析 | 第55-79页 |
| ·实证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55-57页 |
| ·调研对象和目标 | 第55页 |
| ·问卷的设计和说明 | 第55-57页 |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57-66页 |
| ·战略联盟影响因素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57-61页 |
| ·企业绩效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61-66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66-69页 |
| ·回归分析 | 第69-77页 |
| ·联盟影响因素与内部流程的回归分析 | 第70-72页 |
| ·联盟影响因素与学习与成长的回归分析 | 第72-73页 |
| ·联盟影响因素与财务的回归分析 | 第73-76页 |
| ·联盟因素因素与客户的回归分析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5 结果分析与建议 | 第79-85页 |
| ·匹配性与企业绩效 | 第79-80页 |
| ·联盟伙伴声誉与企业绩效 | 第80-81页 |
| ·合作技巧与企业绩效 | 第81页 |
| ·文化协同性与企业绩效 | 第81-82页 |
| ·信任机制与企业绩效 | 第82-83页 |
| ·监督机制与企业绩效 | 第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5-89页 |
| ·研究结论 | 第85-87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87页 |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87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87-88页 |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 附录 | 第95-98页 |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