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私下战略行为的合法性借取与利用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1-18页 |
·制度基础观的理论回顾 | 第11-12页 |
·企业私下战略行为的研究回顾 | 第12-13页 |
·关于借取与利用的理论基础回顾 | 第13-15页 |
·对借取与利用的界定 | 第13页 |
·借取与利用的心理学基础 | 第13-15页 |
·印象管理、象征性行动与企业合法性的研究回顾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3章 合法性借用模型的理论构建 | 第18-27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8-19页 |
·合法性要素系统的构建 | 第19-23页 |
·合法性要素的溯源 | 第19-20页 |
·合法性要素的讨论 | 第20-23页 |
·合法性借取与利用的模型构建 | 第23-26页 |
·单一要素的合法性借取与利用 | 第23-24页 |
·多要素的合法性借取与利用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蒙牛添加OMP行为的合法性借用分析 | 第27-38页 |
·案例背景 | 第27-28页 |
·案例描述 | 第28-29页 |
·案例分析 | 第29-38页 |
·事件过程及各方主体的关系梳理 | 第29-33页 |
·合法性的起承转合 | 第33-35页 |
·合法性的借用机制分析 | 第35-37页 |
·案例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吉利案例的合法性借用分析 | 第38-47页 |
·案例背景 | 第38-39页 |
·案例描述 | 第39-40页 |
·案例分析 | 第40-47页 |
·事件过程及各方主体的关系梳理 | 第40-42页 |
·合法性的管理活动 | 第42-43页 |
·合法性的借用机制分析 | 第43-46页 |
·案例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合法性借用的不同路径及其机制 | 第47-53页 |
·A1B1:植入式 | 第48页 |
·A1B2:置换式 | 第48-49页 |
·A2B1:增加式 | 第49-50页 |
·A2B2:转化式 | 第50-53页 |
第7章 合法性借用的内外部关键及其效果评价 | 第53-58页 |
·合法性借用的内部关键:借用双方的属性匹配 | 第53-55页 |
·影响借用方式的外部关键因素 | 第55-56页 |
·政府方面 | 第55-56页 |
·公众方面 | 第56页 |
·企业方面 | 第56页 |
·合法性借用效果的评价 | 第56-58页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