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必要性和争议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危险驾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必要性 | 第12-15页 |
一、危险驾驶行为的高度危险性要求刑法对相关法益采取前置性保护 | 第12-13页 |
二、现行刑法的不足要求完善刑事立法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争议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危险驾驶罪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 | 第17-21页 |
第一节 危险驾驶罪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和主观方面的争议 | 第17-18页 |
二、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理论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危险驾驶罪的价值取向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 | 第21-27页 |
一、危险驾驶罪的主体 | 第21-22页 |
二、危险驾驶罪的客体 | 第22页 |
三、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方面 | 第22-25页 |
四、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危险驾驶罪的定罪与量刑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危险驾驶罪的定罪 | 第27-31页 |
一、罪与非罪 | 第27-28页 |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危险驾驶罪的量刑 | 第31-33页 |
一、量刑的“横向与纵向”平衡 | 第31页 |
二、危险驾驶罪的量刑情节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危险驾驶罪的完善探讨 | 第33-39页 |
第一节 关于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 | 第33-35页 |
一、醉酒驾驶的入罪标准 | 第33页 |
二、醉酒驾驶的主体范围 | 第33-34页 |
三、危险驾驶罪行为类型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关于危险犯与行为犯的争议 | 第35页 |
第三节 关于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关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犯罪体系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