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诱惑侦查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诱惑侦查的概念及特征 | 第11-13页 |
(一) 概念内涵 | 第11页 |
(二) 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三) 特征 | 第12-13页 |
二、诱惑侦查的基本类型及其界限 | 第13-17页 |
(一) 基本类型 | 第13-15页 |
1. 按诱惑侦查行为的受约束程度进行划分 | 第13-14页 |
2. 按诱惑侦查的行为方式进行划分 | 第14-15页 |
(二) 不同类型之间的界限 | 第15-17页 |
三、诱惑侦查类型的价值评价 | 第17-18页 |
(一) 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的价值评价 | 第17-18页 |
(二) 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价值评价 | 第18页 |
四、诱惑侦查对犯罪主观方面影响的分析 | 第18-21页 |
(一) 诱惑侦查与故意犯罪 | 第18-20页 |
1. 诱惑侦查与直接故意犯罪 | 第19页 |
2. 诱惑侦查与间接故意犯罪 | 第19-20页 |
(二) 诱惑侦查与过失犯罪 | 第20-21页 |
五、诱惑侦查的现状、原因及其不利的后果 | 第21-24页 |
(一) 诱惑侦查的现状 | 第21-22页 |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后果 | 第22-24页 |
1. 立法缺失,诱惑侦查地位不明 | 第22-23页 |
2. 使用不当,诱惑侦查诱人犯罪 | 第23页 |
3. “诈术”使用,可能影响刑事司法的公信力 | 第23-24页 |
六、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析 | 第24-27页 |
(一) 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分析 | 第24-25页 |
(二) 诱惑侦查的合理性分析 | 第25-27页 |
1. 社会的需要 | 第25-26页 |
2. 提高侦查效益的要求 | 第26页 |
3. 满足侦查权的功能诉求 | 第26-27页 |
七、关于我国诱惑侦查法律规制的基本构想 | 第27-35页 |
(一) 国外的经验 | 第27-28页 |
(二) 关于我国诱惑侦查法律规制的构想 | 第28-35页 |
1. 程序性规制 | 第28-30页 |
2. 判断诱惑侦查是否合法的标准 | 第30-31页 |
3. 实体性规制 | 第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