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国外研究概述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 第2章 服务业集聚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6-28页 |
|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6-23页 |
|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 第16-18页 |
| ·韦伯区位集聚论 | 第18-19页 |
|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第19-20页 |
| ·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 | 第20-23页 |
| ·服务业集聚理论 | 第23-28页 |
| ·服务业集聚的概念与特点 | 第23-25页 |
| ·服务业集聚的类型 | 第25-26页 |
| ·服务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 第26-28页 |
| 第3章 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及现状 | 第28-38页 |
| ·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的形成机制 | 第28-31页 |
| ·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的外生机制 | 第28-29页 |
| ·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的内生机制 | 第29-31页 |
| ·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现状 | 第31-38页 |
| ·服务业集聚度衡量方法 | 第31-33页 |
| ·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现状 | 第33-38页 |
| 第4章 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度差异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8-49页 |
| ·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度差异性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第38-43页 |
| ·服务产业内部影响因素 | 第41页 |
| ·服务产业外部影响因素 | 第41-43页 |
| ·江苏省四大服务产业集聚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3-45页 |
| ·变量的选取与解释 | 第43-44页 |
| ·模型设定 | 第44页 |
| ·实证结果 | 第44-45页 |
| ·实证结论 | 第45-49页 |
|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 第49-54页 |
| ·江苏省交通、运输及邮政仓储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 第49-50页 |
| ·发挥集聚优势,降低劳动成本 | 第49-50页 |
| ·积极扩大市场规模,促成集聚 | 第50页 |
|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集聚发展 | 第50页 |
| ·江苏省批发和零售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 第50-51页 |
| ·强化劳动力资源优势,丰富人才资源 | 第50-51页 |
| ·放松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调节作用 | 第51页 |
| ·完善创新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 第51页 |
| ·江苏省金融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 第51-52页 |
| ·提高市场化程度,加快改革步伐 | 第51-52页 |
| ·探索金融产业创新,助力金融业集聚 | 第52页 |
| ·建立规范金融业监管体系,保证集聚健康发展 | 第52页 |
| ·江苏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 第52-54页 |
| ·全面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建立人才培养培训系统 | 第52-53页 |
|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合理规划集聚发展 | 第53页 |
| ·建立良好创新系统,保证集聚持续发展 | 第53-54页 |
| 注释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