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数字化校园的协同服务模式研究及支撑系统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7-10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选题意义第8-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文献综述第10-11页
     ·研究综述第11-1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数字化校园的协同服务需求分析第14-29页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发展阶段第14-16页
     ·数字化校园的定义第14页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容第14-15页
     ·我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阶段第15-16页
   ·我国数字化校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6-25页
     ·数字化校园发展现状第16-21页
     ·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问题分析第21-25页
   ·我国高校建设协同校园对数字化校园的需求要求第25-29页
     ·跨越多个职能部门横向业务协同要求第25-26页
     ·院系业务的纵向整合协同工作的要求第26页
     ·提供学生、教师一体化服务要求第26-28页
     ·数字校园快速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要求第28页
     ·组织机构和部门重组改革的信息化支撑要求第28-29页
第三章 数字化校园的协同服务模式研究第29-54页
   ·高校组织机构的协同服务模式第29-37页
     ·高校组织机构及业务分类第29页
     ·横向业务协同服务模式第29-34页
     ·纵向业务协同服务模式第34-36页
     ·混合业务协同模式第36页
     ·协同服务模式的优缺点第36-37页
   ·数字化校园的协同服务机制第37-46页
     ·数字化校园协同服务模式的人机分工第37-39页
     ·数字化校园协同服务模式的系统基本结构第39-41页
     ·数字化校园协同服务模式的通讯调度机制第41-42页
     ·数字化校园协同服务模式的实现方式第42-46页
   ·数字化校园的协同服务流程和可重构工作流平台第46-54页
     ·工作流及流程定义第46-47页
     ·数字化校园的协同服务流程第47-51页
     ·数字化校园可重构的工作流平台第51-54页
第四章 数字化校园的协同服务支撑系统设计第54-75页
   ·数字化校园协同服务模式整体架构设计第54-58页
     ·数据、应用、流程整合基础平台第55-57页
     ·协同数字化校园业务应用系统第57-58页
     ·标准规范第58页
   ·协同信息系统设计第58-67页
     ·界面表示层第59-60页
     ·服务模型层第60-62页
     ·业务逻辑层第62-64页
     ·数据组装层第64-67页
     ·数据存储层第67页
   ·可重构的工作流平台设计第67-75页
     ·平台设计架构第67页
     ·平台设计功能第67-69页
     ·可重构特性的设计实现第69-70页
     ·技术实现第70-75页
第五章 应用案例与项目实施管理第75-97页
   ·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第75-76页
     ·项目建设背景第75页
     ·项目建设目标第75-76页
   ·项目组织和实施方法第76-85页
     ·项目组组织结构第76-77页
     ·项目组组织职责第77-80页
     ·项目实施方法论第80-85页
   ·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第85-90页
     ·实施关键过程第85-87页
     ·过程控制方法实践第87-89页
     ·运行机制第89-90页
   ·项目的实施风险控制第90-92页
     ·沟通交流和协同配合类风险第90-91页
     ·业务规范和系统变更类风险第91页
     ·人员经验和技能类风险第91页
     ·实施进度保障风险第91-92页
     ·项目规模风脸第92页
   ·实施效果与经验总结第92-97页
     ·项目实施效果第92-94页
     ·项目经验总结第94-9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ES在ATM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人脸定位跟踪的增强现实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