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滚筒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1 概述 | 第15-25页 |
·大型带式输送机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带式输送机简介 | 第15页 |
·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 第15-16页 |
·大型带式输送机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17-22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含义 | 第17-18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内容 | 第18-19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 | 第19-20页 |
·虚拟样机软件 | 第20-22页 |
·双滚筒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开发的意义 | 第22-24页 |
·应用虚拟样机技术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 第22页 |
·虚拟样机技术解决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问题 | 第22-23页 |
·双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计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研究目标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理论基础 | 第25-45页 |
·输送带振动的理论分析 | 第25-32页 |
·输送带纵向振动的理论分析 | 第25-27页 |
·输送带横向振动的理论分析 | 第27-32页 |
·RecurDyn动力学理论 | 第32-38页 |
·相对坐标系 | 第32-33页 |
·关于相邻刚体的相对运动学理论 | 第33-35页 |
·柔性多体动力学 | 第35-37页 |
·两个刚体间的运动副约束 | 第37页 |
·虚拟刚体和柔性体之间的运动副约束 | 第37-38页 |
·Belt toolkit的理论基础 | 第38-45页 |
·Belt toolkit模块带的离散和连接 | 第38-39页 |
·连接力(Connecting Force) | 第39-41页 |
·输送带和滚筒的接触计算 | 第41-45页 |
3 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45-56页 |
·引言 | 第45页 |
·带式输送机系统的简化 | 第45-46页 |
·虚拟样机几何建模 | 第46-51页 |
·RecurDyn建模 | 第46-49页 |
·CAD软件建模 | 第49-51页 |
·简化样机的几何建模 | 第51页 |
·系统约束的定义 | 第51-56页 |
·运动副的定义 | 第52-53页 |
·接触的修改 | 第53-54页 |
·驱动的施加 | 第54-55页 |
·张力传感器 | 第55-56页 |
4 虚拟样机的仿真分析 | 第56-68页 |
·引言 | 第56页 |
·带式输送机简化样机的仿真和分析 | 第56-67页 |
·突然加速方式仿真 | 第56-60页 |
·理想起动函数仿真 | 第60-64页 |
·张力监测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5 修正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 | 第68-73页 |
·引言 | 第68页 |
·虚拟样机的修正 | 第68-69页 |
·建立改进样机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