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篇 绪论篇 | 第9-28页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城市系统微观模拟 | 第14-15页 |
·总规尺度空间规划的微观模拟 | 第15-16页 |
·详规尺度空间规划的微观模拟 | 第16-18页 |
·微观模拟中的数据支持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研究内容 | 第21-28页 |
·面向空间规划的微观模拟研究框架 | 第21-2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各章节之间的关系 | 第26-28页 |
第二篇 为微观模拟提供数据基础 | 第28-42页 |
第4章 居民微观个体的属性和空间反演 | 第28-42页 |
·微观个体的数据反演方法 | 第28-33页 |
·反演北京居住人口样本 | 第33-41页 |
·小结:数据反演为微观模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 第41-42页 |
第三篇 基于微观模拟模型探索城市空间发展 | 第42-84页 |
第5章 北京城市增长模拟(BUDEM 模型) | 第42-66页 |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模型(BUDEM) | 第42-51页 |
·研究区域及模型数据 | 第51-54页 |
·北京城市增长的历史参数识别(1986-2006) | 第54-55页 |
·远景城市增长模拟 | 第55-61页 |
·利用模拟结果制定城市增长边界(UGBs) | 第61-65页 |
小结:基于城市增长模拟为城市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 第65-66页 |
第6章 城市形态-交通能耗-环境影响集成的微观模拟(FEE-MAS 模型)58 | 第66-84页 |
·基于多智能体的集成模拟模型 | 第68-70页 |
·FEE-MAS 模型开发与模拟流程 | 第70-75页 |
·FEE-MAS 模型测试和模拟结果分析 | 第75-79页 |
·典型城市形态对比分析 | 第79-82页 |
·小结:基于微观模拟能够识别城市系统的一般规律及测试典型规划理论 | 第82-84页 |
第四篇 基于微观模拟模型评价规划方案 | 第84-113页 |
第7章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政策参数识别 | 第84-98页 |
·识别城市形态对应的政策参数的基本方法 | 第87-90页 |
·北京市域的基础数据 | 第90-92页 |
·北京市的实证分析结果 | 第92-97页 |
·小结:利用微观模拟能够满足空间规划的核心需求 | 第97-98页 |
第8章 城市规划空间控制成效评估 | 第98-113页 |
·基于 BUDEM 模型评价规划空间控制成效的可能性 | 第100-102页 |
·北京的历次总规方案和对应的空间政策数据 | 第102-106页 |
·一致性评价结果:对比规划方案与实际发展 | 第106-109页 |
·各历史阶段总规的实施成效对比 | 第109-110页 |
·新版总规在各区县的实施成效对比 | 第110-111页 |
·一致性评价与基于城市扩展视角评价的对比分析 | 第111-112页 |
·小结:微观分析方法在规划评估中的有益尝试 | 第112-113页 |
第五篇 结论篇 | 第113-116页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3-116页 |
·主要结论 | 第113-11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建议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
附录:图表目录 | 第129-13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1-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