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SIP的通信系统框架研究与算法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P2P-SIP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P2P-SIP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5-31页 |
·P2P重叠网络介绍 | 第15-21页 |
·P2P技术的特点 | 第16-17页 |
·完全分布式非结构化P2P网络 | 第17-18页 |
·完全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 | 第18-20页 |
·P2P网络的实现方法 | 第20-21页 |
·SIP协议介绍及其呼叫流程 | 第21-28页 |
·SIP组成框架 | 第22-23页 |
·SIP消息格式 | 第23-26页 |
·SIP呼叫流程 | 第26-28页 |
·SIP协议与H.323协议的比较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完全分布式P2P-SIP的核心算法 | 第31-41页 |
·P2P和SIP结合方案分析 | 第31-33页 |
·定位算法的核心——DHT | 第33-34页 |
·Chord算法介绍 | 第33-34页 |
·DHT与SIP结合应用 | 第34页 |
·P2P-SIP中的核心算法的改进 | 第34-41页 |
·Chord算法的改进 | 第34-36页 |
·算法仿真工具 | 第36-39页 |
·算法仿真结果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基于P2P-SIP技术的通信系统框架 | 第41-50页 |
·P2P-SIP技术的通信原理 | 第41-47页 |
·移动代理Agent的引入 | 第42-43页 |
·资源ID,用户ID和节点ID的获取方式 | 第43页 |
·节点启动和对等点发现 | 第43-44页 |
·用户和资源的注册 | 第44-46页 |
·用户定位过程 | 第46-47页 |
·用户节点的关闭和失效处理 | 第47页 |
·离线消息服务 | 第47-49页 |
·邻居列表的维护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部署P2P-SIP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 | 第50-62页 |
·JXTA实现P2P-SIP通信系统框架 | 第50-54页 |
·创建和加入节点组 | 第50-51页 |
·管道进行通信 | 第51-53页 |
·JXTA套接字 | 第53-54页 |
·NAT/Firewall穿越 | 第54-60页 |
·NAT和防火墙 | 第54-55页 |
·信令和媒体流NAT穿越 | 第55-60页 |
·基于P2P-SIP的系统框架安全性分析 | 第60-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6页 |
·目前已完成的工作 | 第62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62-63页 |
·P2P-SIP技术的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1 缩略语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