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量刑与量刑公正 | 第9-13页 |
第一节 量刑 | 第9-10页 |
一、量刑的涵义 | 第9-10页 |
二、量刑的重要性 | 第10页 |
第二节 量刑公正 | 第10-13页 |
一、量刑公正的涵义 | 第10-11页 |
二、量刑公正的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量刑程序的涵义及其价值 | 第13-16页 |
第一节 量刑程序的涵义 | 第13页 |
第二节 量刑程序的价值 | 第13-16页 |
一、量刑程序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确保量刑公正 | 第14页 |
二、量刑程序有利于保障刑事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 第14-15页 |
三、量刑程序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国外量刑程序的比较考察 | 第16-19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量刑程序的模式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量刑程序模式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对两大法系量刑程序的评析 | 第18-19页 |
第四章 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缺陷及成因分析 | 第19-29页 |
第一节 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缺陷 | 第19-24页 |
一、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 | 第19-22页 |
二、我国量刑程序的缺陷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对目前我国量刑程序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4-29页 |
一、从主观认识方面分析 | 第24-26页 |
二、从客观现实方面分析 | 第26-29页 |
第五章 我国量刑制度及其程序的反思与构建 | 第29-39页 |
第一节 在我国建立独立量刑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9-32页 |
一、在我国建立独立量刑程序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二、在我国建立独立量刑程序的可行性 | 第31页 |
三、对质疑独立量刑程序观点的回答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量刑制度的构建 | 第32-35页 |
一、将对抗式的审理方式引入量刑程序,同时保证诉讼参与人的有效参与,注重量刑程序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 第32-33页 |
二、建立量刑建议制度,实现量刑的公正 | 第33页 |
三、量刑程序中建立裁判文书中充分反映量刑理由的制度,增强裁判文书的量刑说理性 | 第33-34页 |
四、完善量刑情节,增加对被告人的人格调查制度,实现刑罚个别化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我国具体量刑程序的设计 | 第35-39页 |
一、量刑程序适用范围的界定 | 第35-36页 |
二、量刑程序的时间界定 | 第36页 |
三、量刑程序主体及职责界定 | 第36-37页 |
四、量刑程序内容界定 | 第37页 |
五、量刑程序中需要调查的事项 | 第37页 |
六、量刑程序的具体诉讼阶段 | 第37-38页 |
七、量刑程序的启动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书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