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生态位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旅游景区生态位理论体系 | 第17-24页 |
·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旅游景区生态位概念及特点 | 第22-23页 |
·旅游景区生态位的“态”和“势” | 第23-24页 |
第3章 旅游景区生态位评价模型构建 | 第24-36页 |
·旅游景区生态位的评价作用 | 第24页 |
·旅游景区生态位的评价指标 | 第24-28页 |
·旅游景区生态位评价模型 | 第28-36页 |
第4章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位研究 | 第36-46页 |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基本概况 | 第36页 |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位分析 | 第36-39页 |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态势评析 | 第39-41页 |
·旅游景区生态位评价说明 | 第41页 |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位的优化策略 | 第41-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46-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附录1 | 第48-51页 |
附录2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