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8页 |
·超分子化学和自组装 | 第8-11页 |
·金属矢量操纵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自组装体系 | 第11-19页 |
·金属-有机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11-13页 |
·"金属矢量"概念的创立 | 第13-16页 |
·用"金属中心矢量操纵"的模型方法构筑超分子结构 | 第16-19页 |
·超分子自组装的表征方法 | 第19-22页 |
·直接方法 | 第19-21页 |
·显微技术 | 第19-20页 |
·X-射线衍射技术 | 第20页 |
·质谱技术 | 第20-21页 |
·现代核磁共振技术 | 第21页 |
·间接方法 | 第21-22页 |
·金属有机超分子化合物的应用 | 第22-24页 |
·超分子催化剂和纳米微反应器 | 第22-23页 |
·传感器和分子筛 | 第23页 |
·分子电子学 | 第23-24页 |
·吡唑在超分子自组装中的应用 | 第24-29页 |
·简单的单吡唑配体在超分子自组装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双吡唑及多吡唑在超分子自组装中的应用 | 第26-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8页 |
第二章 双吡唑配体金属基超分子大环的协同自组装 | 第38-54页 |
·前言 | 第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5页 |
·原料及试剂处理 | 第38-39页 |
·表征技术 | 第39页 |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9-43页 |
·金属矢量的合成 | 第43-44页 |
·双吡唑Ph_4diPzPh与芳香性金属矢量(bpy)Pd(NO_3)_2协同自组装 | 第44-45页 |
·组装方案 | 第44页 |
·a的合成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基于双吡唑Ph_4diPzPh的[M_4L_2]型金属大环的合成 | 第45页 |
·[M_4L_2]型金属大环的核磁表征 | 第45-47页 |
·[M_4L_2]型金属大环的质谱表征 | 第47-49页 |
·基于双吡唑Ph_4diPzPh的[M_4L_2]型金属大环的分子模拟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三章 一维钴-甲酸螺旋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 第54-65页 |
·前言 | 第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54页 |
·表征技术 | 第54-55页 |
·配位聚合物{[Co(Ⅱ)(OOCH)_2(phen)(H_2O)]·H_2O}_n(1)的合成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配位聚合物1的红外光谱 | 第55-56页 |
·配位聚合物1的晶体结构 | 第56-61页 |
·配位聚合物1的磁学性质研究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