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6页 |
·文昌鱼的种群生物学 | 第13-18页 |
·形态研究 | 第13-14页 |
·文昌鱼的地理分布和种的分类 | 第14-15页 |
·生态分布 | 第15-16页 |
·生活习性 | 第16页 |
·文昌鱼的生活史及生活史对策 | 第16-17页 |
·厦门文昌鱼资源量、分布及生境现状 | 第17-18页 |
·文昌鱼的生理学、遗传学及进化地位研究 | 第18-20页 |
·文昌鱼生理学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文昌鱼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文昌鱼进化地位的研究 | 第20页 |
·保护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保护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几种主要分子技术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保护管理单元的确定 | 第24-25页 |
·文昌鱼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文昌鱼遗传多样性与保护遗传学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案 | 第26-29页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6页 |
·研究方案 | 第26-29页 |
·厦门文昌鱼的采样策略 | 第26页 |
·遗传标记选择及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方案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等位酶技术的文昌鱼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9-43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实验样品 | 第29页 |
·实验试剂 | 第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页 |
·等位酶数据分析 | 第29-3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厦门文昌鱼等位酶的表达 | 第31-33页 |
·厦门文昌鱼的杂合度分析 | 第33-35页 |
·基因频率在种群间的分布与变异 | 第35-36页 |
·厦门文昌鱼的遗传多样性 | 第36页 |
·厦门文昌鱼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43页 |
·文昌鱼的生化遗传分析 | 第37-38页 |
·厦门文昌鱼杂合度分析 | 第38-39页 |
·厦门文昌鱼的遗传多样性 | 第39-41页 |
·厦门文昌鱼的遗传分化 | 第41页 |
·基因保护的抽样策略及保护单元的确定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基于AFLP 技术的文昌鱼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43-5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7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7页 |
·结果 | 第47-51页 |
·厦门文昌鱼的遗传多样性 | 第47-49页 |
·文昌鱼四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厦门文昌鱼的遗传多样性 | 第51-52页 |
·厦门文昌鱼的遗传分化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厦门文昌鱼的保护策略 | 第54-56页 |
·厦门文昌鱼保护策略 | 第54-56页 |
·文昌鱼的濒危原因 | 第54页 |
·厦门文昌鱼的保护策略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