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样点设置 | 第14页 |
| ·野外采样方法 | 第14-15页 |
| ·室内工作方法 | 第15-16页 |
| ·浮游生物各种指标的测定 | 第15页 |
| ·水质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15-16页 |
| 2 乌江上游水环境及浮游植物分布现状 | 第16-39页 |
| ·乌江上游各水库水环境现状 | 第16-24页 |
| ·水温(WT) | 第16-17页 |
| ·透明度(SD) | 第17-18页 |
| ·pH 值 | 第18页 |
| ·溶氧量(DO) | 第18-19页 |
| ·化学耗氧量(COD) | 第19-20页 |
| ·总氮(TN),亚硝酸态氮(NO_2~--N) | 第20-21页 |
| ·总磷(TP) | 第21页 |
| ·钾(K)、钠(Na)、钙(Ca)、镁(Mg)、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_4~(2-))、溶解性有机碳(DOC) | 第21-24页 |
| ·乌江上游各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 | 第24-37页 |
| ·乌江上游各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 第24-29页 |
| ·乌江上游浮游植物水平分布现状与叶绿素a 现状 | 第29-35页 |
| ·乌江上游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现状 | 第29-32页 |
| ·乌江上游浮游植物生物量现状 | 第32-35页 |
| ·乌江上游叶绿素a 分布现状 | 第35页 |
| ·乌江上游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垂直分布现状 | 第35-36页 |
|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 | 第36-37页 |
|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及生物量与营养元素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 3 乌江上游梯级开发对浮游植分布的影响 | 第39-45页 |
| ·乌江上游“水库效应”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乌江上游水库浮游植物的演变 | 第40-44页 |
| ·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演变趋势 | 第40-42页 |
| ·数量变化 | 第41页 |
| ·优势种的演变 | 第41-42页 |
| ·百花湖水库浮游植物演变趋势 | 第42-43页 |
| ·数量变化 | 第42页 |
| ·优势种的演变 | 第42-43页 |
| ·乌江渡水库浮游植物演变趋势 | 第43-44页 |
| ·数量变化 | 第43页 |
| ·优势种的演变 | 第43-44页 |
| ·乌江上游不同年龄水库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现状 | 第44-45页 |
| 4 结语 | 第45-47页 |
| ·主要结论 | 第45-46页 |
|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附录1 | 第52-61页 |
| 附录2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