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1 小麦淀粉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小麦淀粉的理化特性 | 第12-13页 |
| ·小麦淀粉与品质的关系 | 第13-14页 |
| 2 淀粉合成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 | 第15页 |
| ·淀粉合成酶(SS) | 第15-16页 |
| ·分支酶(BE) | 第16-17页 |
| ·淀粉去分支酶(DBE) | 第17页 |
| 3 WX 基因及糯小麦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 ·Waxy 蛋白的研究 | 第18-19页 |
| ·Wx 基因及其分子遗传研究 | 第19-20页 |
| ·Wx 突变体的研究 | 第20-21页 |
| ·糯小麦的研究 | 第21-22页 |
| 第一章 小麦淀粉合成酶突变体材料的筛选及获得 | 第22-30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 ·仪器和药品 | 第22页 |
| ·试验试剂及配方 | 第22-23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EMS 诱变 | 第23-24页 |
| ·I_2-KI 染色筛选 | 第24页 |
| ·蛋白电泳筛选 | 第24-2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 ·I_2-KI 染色筛选结果 | 第25-26页 |
| ·1D-SDS-PAGE 筛选结果 | 第26-28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28-30页 |
| ·EMS 处理剂量 | 第28页 |
| ·Waxy 蛋白亚基的蛋白电泳分离 | 第28-29页 |
| ·SGP-1 蛋白亚基的蛋白电泳分离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突变分子机制的研究 | 第30-58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 ·仪器和药品 | 第30页 |
| ·试验试剂及配方 | 第30-3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2-38页 |
| ·Wx-A,Wx-B,Wx-D 基因克隆 | 第32-36页 |
| ·植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2页 |
| ·PCR 扩增 | 第32-34页 |
| ·PCR 产物的回收及克隆 | 第34-35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细菌转化 | 第35-36页 |
| ·阳性克隆的鉴定和保存 | 第36页 |
| ·DNA 测序及分析 | 第36页 |
| ·Wx 基因半定量RT-PCR 分析 | 第36-38页 |
| ·从小麦未成熟种子中微量提取总RNA | 第36-37页 |
| ·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 第37-3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6页 |
| ·目的基因克隆及序列比对 | 第38-55页 |
| ·半定量RT-PCR 研究Wx 基因的表达 | 第55-56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6-58页 |
| ·Wx-1 的突变分子机制 | 第56-57页 |
| ·补充说明 | 第57-58页 |
| 第三章 突变体淀粉特性的研究 | 第58-6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 ·植物材料 | 第58页 |
| ·仪器和药品 | 第58页 |
| ·试验试剂及配方 | 第58-59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59-60页 |
|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第59页 |
| ·淀粉粒I_2-KI 染色 | 第59-60页 |
| ·淀粉粒扫描电镜观察 | 第60页 |
| 3 结果和分析 | 第60-62页 |
|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第60-61页 |
| ·淀粉粒染色 | 第61-62页 |
| ·扫描电镜 | 第62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2-64页 |
| ·Waxy 蛋白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 第62-63页 |
| ·Waxy 蛋白缺失对淀粉粒的影响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1.淀粉合成酶突变体的筛选 | 第64页 |
| 2.突变体的获得 | 第64页 |
| 3.小麦 Wx 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 | 第64页 |
| 4.突变体淀粉粒的研究 | 第64页 |
| 5.Waxy 蛋白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附录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