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苏州城市空间结构研究--A Case Study of Suzhou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引言第7-9页
   ·问题的提出第7页
   ·研究对象第7-8页
   ·研究方法第8页
   ·本文的结构第8-9页
2 文献综述第9-19页
   ·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第9-10页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型——新古典理论第10-14页
     ·农业区位论——城市空间结构经济模型的理论渊源第10-11页
     ·韦伯工业区位论第11页
     ·伯吉斯同心圆理论第11-12页
     ·霍姆·霍伊特扇形理论第12页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第12-13页
     ·麦肯齐、哈里斯和乌尔曼多核心模型第13-14页
   ·对新古典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评价第14-17页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创新第17-18页
     ·城市人口变动与郊区化的研究第17-18页
     ·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第18页
     ·城市产业空间的研究第18页
   ·小结第18-19页
3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框架第19-26页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第19-21页
     ·集中第19-20页
     ·扩散第20-21页
   ·中心城市集聚扩散能力的决定第21-22页
     ·“城市质量”第21-22页
     ·空间通达性第22页
   ·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第22-26页
     ·城市群第22-23页
     ·城市圈第23-24页
     ·城市带第24页
     ·小结第24-26页
4 苏州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实证研究第26-49页
   ·苏州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第26-27页
   ·“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27-29页
     ·“城市质量”的含义第27-28页
     ·“城市质量”的决定第28-29页
   ·“城市质量”的评价方法第29-30页
   ·苏州各县市“城市质量”的综合评价第30-49页
     ·各构成要素的运算结果第31-46页
     ·苏州各县市“城市质量”的实证研究结果第46-48页
     ·小结第48-49页
5 苏州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问题第49-54页
   ·苏州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第49-51页
     ·点状集聚——开发区成为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第49-50页
     ·网络状生长——空间伸展轴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第50-51页
   ·苏州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1-54页
     ·“小马拉大车”——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强第51-52页
     ·空间经济结构雷同,各地区之间产业同构严重第52页
     ·城市空间的蔓延式扩张和无序连绵第52-54页
6 苏州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第54-63页
   ·苏州的宏观空间定位——基于长三角的视角下的苏州第54-56页
   ·空间结构优化的战略举措第56-63页
     ·构建“一极五心”的有序竞争空间体系第56-60页
     ·构建“两横一纵,三带一团”的产业布局第60-61页
     ·构建区域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第61-63页
7. 结束语第63-66页
   ·简要的结论第63-64页
   ·本文可能的创新、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69-70页
后记第70-71页
详细摘要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蚂蟥生长繁殖习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
下一篇: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