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3页
   ·研究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1页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地基观测第15-19页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卫星遥感第19-20页
     ·气溶胶辐射特性模拟研究第20-21页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1页
     ·研究目标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33页
第二章 总辐射观测资料评估方法第33-51页
   ·研究总辐射准确度的意义第33页
   ·我国辐射站点简介第33-34页
   ·辐射仪器简介第34-37页
     ·总辐射表第34-35页
     ·直接辐射表第35-36页
     ·散射辐射表第36-37页
   ·原理依据与方法第37-41页
   ·模拟与误差分析第41-44页
   ·我国气象台站总辐射资料准确度评估第44-48页
   ·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三章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与变化特征第51-69页
   ·引言第51-52页
   ·资料与方法第52-53页
   ·全国平均太阳辐射变化特征第53-55页
   ·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第55-58页
   ·总云量、能见度、气温的变化与太阳辐射的关系第58-60页
   ·九十年代总辐射、总云量、能见度和气温第60-62页
   ·晴空太阳辐射日曝辐量的分布与变化第62-66页
   ·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四章 从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日曝辐量反演AOD的方法研究第69-86页
   ·引言第69-70页
   ·AOD反演方法第70-73页
     ·瞬时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反演AOD第70-71页
     ·水平面直接辐射日曝辐量反演AOD第71-72页
     ·“等效”的瞬时太阳天顶角模型第72-73页
   ·基于气溶胶标高的云影响甄别方法第73-75页
   ·误差分析第75-79页
     ·“等效”瞬时太阳天顶角模型不确定性第75-76页
     ·AOD日变化第76-78页
     ·散射辐射订正误差第78-79页
   ·对比验证第79-83页
     ·晴空AOD对比第79-81页
     ·云甄别方法有效性验证第81-83页
   ·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五章 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中长期变化特征第86-113页
   ·引言第86-87页
   ·数据与方法第87-88页
   ·光学厚度第88-101页
     ·全国平均AOD第88-91页
     ·光学厚度的全国分布第91-93页
     ·区域平均光学厚度第93-94页
     ·光学厚度的变化趋势第94-96页
     ·季节平均第96-101页
   ·气溶胶标高第101-104页
   ·能见度第104-105页
   ·月平均光学厚度与能见度第105-109页
   ·小结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六章 14个一级站AOD和太阳辐射变化特征第113-133页
   ·站点与资料第113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标高和能见度变化特征第113-123页
     ·年变化第113-116页
     ·年代平均第116-120页
     ·月平均第120-122页
     ·季节变化第122-123页
   ·太阳辐射与总云量变化特征第123-127页
     ·太阳辐射年变化第123-124页
     ·总云量变化第124-125页
     ·太阳辐射变化趋势的转变第125-127页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第127-128页
   ·温度变化特征第128-129页
   ·讨论第129-130页
   ·小结第130-13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3-138页
   ·主要结论第133-136页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第136页
   ·存在的不足第136-137页
   ·研究展望第137-13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学术交流及社会实践情况第138-140页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第138页
 参加科研项目第138-139页
 学术交流与社会实践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蚕丝腺生物工厂表达hGM-CSF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英语课堂中的教师中介作用--基于话语分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