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视觉临场感及遥控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12页 |
1 引言 | 第12-13页 |
2 视觉临场感及遥控系统的研究背景 | 第13-21页 |
·关于移动遥操作机器人的研究 | 第13-16页 |
·智能移动机器人 | 第13页 |
·遥操作机器人 | 第13-15页 |
·临场感技术 | 第15-16页 |
·国内外智能移动机遥操作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 第16-21页 |
·国外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9-21页 |
3 视觉临场感及遥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结构 | 第21-26页 |
·视觉临场感及遥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图像的无线传输技术 | 第21页 |
·数据的无线通信 | 第21-22页 |
·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 第22-26页 |
·移动机器人站MRS | 第22-23页 |
·移动指挥站MCS | 第23-26页 |
4 多载波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 第26-36页 |
·OFDM技术的背景 | 第26-27页 |
·概述 | 第26-27页 |
·多载波调制 | 第27页 |
·正交多载波调制技术(OFDM)原理 | 第27-32页 |
·OFDM系统的调制和解调 | 第28-30页 |
·OFDM的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30-32页 |
·OFDM的参数选择 | 第32页 |
·OFDM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 第32-36页 |
·OFDM调制技术优缺点 | 第32-33页 |
·OFDM技术的应用 | 第33-36页 |
5 图像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48页 |
·图像无线传输系统的构成 | 第36-40页 |
·系统要求及技术指标 | 第36-37页 |
·图像无线传输设备选择 | 第37-38页 |
·Trans Video1200技术指标 | 第38-40页 |
·COFDM传输方案 | 第40-43页 |
·传输模式 | 第40-41页 |
·系统结构 | 第41-43页 |
·图像无线传输设备的性能及使用 | 第43-45页 |
·电台的配置及参数设置 | 第43页 |
·Okumura模型移动通信覆盖半径预测 | 第43-45页 |
·现场实验及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现场实验 | 第45-4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8页 |
6 数据无线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67页 |
·数据无线通信系统软硬件总体结构 | 第48-50页 |
·数据无线系统的构成 | 第48-49页 |
·系统软件功能与设计 | 第49-50页 |
·数据通信电台的功能及使用 | 第50-56页 |
·数据电台的选择 | 第50-51页 |
·电台的配置安装 | 第51-52页 |
·电台参数设置 | 第52-53页 |
·Okumura模型移动通信覆盖半径预测 | 第53-56页 |
·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56-59页 |
·现场实验 | 第56-57页 |
·影响数据电台通信可靠性的因素 | 第57-58页 |
·提高数据电台可靠性的措施 | 第58-59页 |
·串口通信软件实现 | 第59-63页 |
·串口通信软件流程 | 第59-61页 |
·串口的初始化 | 第61-62页 |
·串口的读操作 | 第62-63页 |
·串口的写操作 | 第63页 |
·无线通信数据的格式 | 第63-67页 |
·遥操作命令数据包 | 第63-64页 |
·车体状态信息数据包 | 第64-65页 |
·工作模式切换数据包 | 第65-66页 |
·优先级更改请求和返回 | 第66-6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论文总结与结论 | 第67页 |
·改进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