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25页 |
·库布齐沙地灌木树种耗水特性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林木耗水的概念 | 第12页 |
·林木耗水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12-18页 |
·实测法 | 第12-15页 |
·蒸渗仪法 | 第12-13页 |
·风调室法 | 第13页 |
·涡动相关法 | 第13-14页 |
·水量平衡法 | 第14页 |
·能量平衡法 | 第14-15页 |
·估算法 | 第15-18页 |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 第15页 |
·彭曼联合法 | 第15-17页 |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方法 | 第17页 |
·经验公式法 | 第17页 |
·应用遥感数据的方法 | 第17-18页 |
·不同树种耗水特性的研究 | 第18-19页 |
·树种蒸腾强度的变化 | 第18页 |
·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18页 |
·蒸腾速率与气孔的关系 | 第18-19页 |
·林木蒸散耗水研究的尺度问题 | 第19-23页 |
·叶片蒸腾耗水研究 | 第19页 |
·单株蒸腾耗水研究 | 第19-21页 |
·林分尺度的蒸腾耗水研究 | 第21-23页 |
·区域尺度的植物蒸腾耗水研究 | 第23页 |
·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关键技术 | 第26-27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7-31页 |
·地理位置和自然概况 | 第27-29页 |
·试验地布设和选择 | 第29-31页 |
4 研究方法 | 第31-35页 |
·研究思路 | 第3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试验观测方法 | 第32-35页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32页 |
·土壤容重 | 第32页 |
·土壤孔隙度 | 第32页 |
·林木蒸腾 | 第32-33页 |
·气象要素 | 第33页 |
·水面蒸发 | 第33页 |
·土面蒸发 | 第33页 |
·林地土壤水分动态 | 第33页 |
·叶面积 | 第33-34页 |
·消光系数 | 第34-35页 |
5 林木蒸腾量的计算 | 第35-54页 |
·应用理论和方程 | 第36-37页 |
·各计算参数的推导与分析 | 第37-44页 |
·冠层截留净辐射R_(nl) | 第37-42页 |
·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_(sT) | 第42-44页 |
·空气动力学阻力r_a | 第44页 |
·林木蒸腾实测与校正 | 第44-45页 |
·PENMAN-MONTEITH公式模拟日蒸腾过程及其验证 | 第45-47页 |
·模型参数敏感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生长季各月连续日蒸腾量计算 | 第48-52页 |
·各林分月蒸腾量的推算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6 林木蒸腾速率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 | 第54-64页 |
·林木叶面积生长和叶面积指数 | 第54-55页 |
·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的关系 | 第55-57页 |
·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57-59页 |
·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7 林地实际蒸发散与潜在蒸发 | 第64-74页 |
·林地土壤蒸发 | 第64-68页 |
·林地实际蒸发散的推求 | 第68-69页 |
·蒸腾蒸发分摊系数 | 第69-70页 |
·潜在蒸散与水面蒸发 | 第70-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8 林木需水量和林地土壤水分亏缺 | 第74-82页 |
·林木需水量与植物系数 | 第74-77页 |
·林木需水量 | 第74-76页 |
·植物系数 | 第76-77页 |
·林地土壤水分亏缺计算 | 第77-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9 结论与讨论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林木蒸腾耗水规律的研究为该地区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 第82页 |
·气孔阻力、气温、土壤水分等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 第82-83页 |
·林地实际蒸散与潜在蒸散差距较大,林木在生长季受到了水分条件的限制 | 第83页 |
·林木需水量与林木植物系数的研究,可以反映林地土壤水分的亏缺程度 | 第83-84页 |
·讨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
导师简介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