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汪曾祺悲剧意识的渊源 | 第10-22页 |
第一节 人生经历和儒家教育下的审美选择 | 第10-17页 |
第二节 启蒙语境和京派文学的影响 | 第17-22页 |
第二章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世界 | 第22-39页 |
第一节 “笔”与“枪”:对社会历史悲剧的展现 | 第22-28页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悲剧—对卑微苦痛的下层人物的关注 | 第28-34页 |
第三节 凄美苍凉的悲剧意象 | 第34-39页 |
第三章 汪曾祺小说中淡化悲剧意识的艺术策略 | 第39-51页 |
第一节 童年视角 | 第39-44页 |
第二节 诗化叙事 | 第44-47页 |
第三节 “留白”手法和结尾艺术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附录: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