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论公司债参与人的利益平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序论第11-27页
 第一节 主体间利益的平衡:公司制度中永恒的主题第11-15页
  一、利益冲突与平衡机制第11-13页
  二、公司债制度中的利益主体第13-15页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启示:公司债的制度价值与存在问题第15-21页
  一、公司债市场的一般观察第15-18页
  二、公司债的制度价值第18-19页
  三、公司债产生的问题:参与者利益平衡角度第19-21页
 第三节 围绕公司债持有人保护和参与人利益平衡的相关学说第21-23页
  一、国外学说: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分歧第21-22页
  二、中国学说:相对沉默的法学界第22-23页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23-27页
  一、研究意义第23-25页
  二、研究思路第25页
  三、理论创新第25-27页
第二章 公司风险的外部性与公司债参与人的利益冲突第27-57页
 第一节 公司风险的外部性与公司外部利益主体第27-35页
  一、有限责任与风险外部性第27-29页
  二、风险的外部性与自愿的债权人第29-30页
  三、公司自愿的债权人与公司债持有人第30-32页
  四、公司债凸现的风险外部性第32-35页
 第二节 公司债持有人与股东的相似性第35-41页
  一、对公司债与公司债持有人的传统认识第35-37页
  二、公司债持有人与股东的相似性:投资原理和金钱债权优越性学说第37-40页
  三、不同理论的分析第40-41页
 第三节 公司债持有人与相关主体的利益冲突第41-57页
  一、公司债持有人与股东:潜在的巧取豪夺第41-50页
  二、公司债持有人与公司管理层:债权代理成本第50-53页
  三、不同的公司债持有人:时间和地位的冲突第53-55页
  四、公司债持有人与公司其他债权人:特殊情形中的分歧第55-57页
第三章 公司内部系统中公司债的安排——合同的视野第57-87页
 第一节 债券合同与合同自由第57-59页
  一、债券合同的功能第57-58页
  二、债券合同有效性的假设前提第58-59页
 第二节 制约债券合同有效性的因素第59-63页
  一、债券合同订立的特殊性第59-60页
  二、订约的外部性和道德风险第60-61页
  三、有效证券市场的缺失第61-63页
 第三节 债券合同自由性的修正第63-87页
  一、强制法与合同规制的选择第63-72页
  二、债券合同解释的特殊性第72-83页
  三、债券合同的变更第83-87页
第四章 公司内部系统中公司债的安排——公司治理的视野第87-105页
 第一节 公司债券融资模式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第87-90页
  一、公司融资模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第87-88页
  二、债券融资与公司治理第88-90页
 第二节 公司债的传统理论与公司治理第90-93页
  一、对公司债的传统合同规制第90-91页
  二、传统公司法对公司债的安排第91-92页
  三、传统合同机制和公司法安排存在的问题第92-93页
 第三节 公司债持有人参与的公司治理结构第93-105页
  一、公司债持有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第93-94页
  二、公司债持有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框架第94-96页
  三、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第96-97页
  四、对公司债持有人的信托义务第97-105页
第五章 公司外部系统中公司债的设计第105-127页
 第一节 公司债的外部安全保障法律机制第105-113页
  一、债券合同安全性的考核方法和成本第105-108页
  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第108-110页
  三、中国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反思第110-113页
 第二节 公司债的管理第113-127页
  一、公司债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第113-115页
  二、公司债持有人会议第115-120页
  三、公司债信托人制度第120-122页
  四、我国公司债持有人会议与公司债信托人制度的建置第122-127页
第六章 公司异常态中公司债持有人的博弈第127-153页
 第一节 公司异常态中的机会主义第127-130页
  一、公司异常态引发的利益诉求偏离第127页
  二、股东在公司异常态中的机会主义第127-129页
  三、管理层在公司异常态中的机会主义第129-130页
 第二节 公司并购的战役:公司债持有人的“战壕”与管理层的“冲锋”第130-138页
  一、公司并购中公司债持有人一般性保护措施的缺陷第130-131页
  二、公司并购中公司债持有人适度保护原则第131页
  三、公司并购中公司债持有人的特殊保护措施第131-138页
 第三节 公司债券重组:挽救公司命运的赞同票第138-145页
  一、获得债券重组赞同票的重要性第138-139页
  二、获得债券重组赞同票的困难度第139-140页
  三、获得债券重组赞同票的真实性第140-142页
  四、保障有效投票的机制探讨第142-145页
 第四节 公司破产:绝望中寻求希望第145-153页
  一、进入破产程序后的利益博弈第145-147页
  二、破产法上的一般解决方案第147-148页
  三、直接责任的追索——信托义务的强调第148-153页
结论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菠萝汁及加工、发酵过程中风味变化的研究
下一篇:作业岗位风险防范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