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提出问题 | 第7-11页 |
·节能背景 | 第7页 |
·住宅节能评价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目前阶段节能工作尚存问题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程序 | 第14-17页 |
·借鉴研究 | 第14页 |
·查阅资料 | 第14页 |
·实际调查 | 第14页 |
·案例研究 | 第14页 |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程序 | 第15-17页 |
2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现状分析 | 第17-39页 |
·四川夏热冬冷地区特点 | 第17-18页 |
·四川夏热冬冷地区地理位置分布 | 第17页 |
·四川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 | 第17-18页 |
·四川夏热冬冷地区节能现状 | 第18页 |
·围护体的节能形式 | 第18-23页 |
·门窗节能形式 | 第19-20页 |
·屋顶节能形式 | 第20页 |
·外墙节能形式及材料 | 第20-23页 |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 第23-39页 |
·门窗节能技术 | 第23-24页 |
·屋顶节能技术 | 第24-25页 |
·外墙节能技术 | 第25-39页 |
3 四川夏热冬冷区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评价指标系统的建立 | 第39-5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9页 |
·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标准 | 第39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53页 |
4 四川夏热冬冷区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经济评价过程及方法 | 第53-67页 |
·常用的技术方案评价方法 | 第53-57页 |
·综合评价决策方法 | 第53-55页 |
·经济评价方法 | 第55-57页 |
·技术方案评价与比较方法选择 | 第57-63页 |
·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特点分析 | 第57-58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技术评价方案的设计 | 第58-63页 |
·技术方案评价与比较过程 | 第63-67页 |
·技术评价 | 第63-65页 |
·经济评价 | 第65页 |
·社会评价 | 第65页 |
·环境评价 | 第65-67页 |
5 实际应用:几种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 | 第67-135页 |
·保温节能方案介绍 | 第67-86页 |
·方案一惠邦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网格布及钢网系列) | 第67-75页 |
·方案二惠邦HB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网格布及钢网系列) | 第75-81页 |
·方案三现场喷涂聚氨脂硬泡保温系统 | 第81-82页 |
·方案四(成都同祥)加气混凝土外墙自保温系统 | 第82-86页 |
·技术要素评价 | 第86-107页 |
·经济评价与比较 | 第107-116页 |
·各方案造价分析 | 第107-114页 |
·各方案比较 | 第114-115页 |
·评价结论 | 第115-116页 |
·社会要素评价 | 第116-130页 |
·社会要素指标权重-第一层次 | 第116-119页 |
·社会要素指标权重-第二层次-建筑物节能综合性能 | 第119-120页 |
·社会要素指标权重-第二层次-围护结构节能综合性能 | 第120-122页 |
·社会要素指标权重-第二层次-资源耗用 | 第122-125页 |
·社会指标软指标的评价 | 第125-128页 |
·各节能方案社会指标评价汇总 | 第128-130页 |
·环境要素评价 | 第130-135页 |
·环境要素指标权重 | 第130-132页 |
·环境要素软指标的评价 | 第132-13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3页 |
附录 | 第143-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