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经济犯罪证据概述 | 第9-16页 |
第一节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问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一、有利于遏制日益严重的经济犯罪,增强证据意识 | 第9页 |
二、有利于规范经济犯罪证据调查,节约侦查资源 | 第9页 |
三、有利于提高侦查效率,维护司法公正 | 第9-10页 |
第二节 经济犯罪证据的特性分析 | 第10-16页 |
一、经济犯罪的特性分析 | 第10-12页 |
二、经济犯罪证据的特性分析 | 第12-16页 |
第二章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 | 第16-24页 |
第一节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的原则 | 第16-17页 |
一、全面客观原则 | 第16页 |
二、关联性原则 | 第16-17页 |
三、合法性原则 | 第17页 |
四、迅速及时原则 | 第17页 |
第二节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的方法 | 第17-19页 |
一、公开查证的方法 | 第18页 |
二、秘密查证的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的途径 | 第19-24页 |
一、基本途径 | 第19-21页 |
二、特殊途径 | 第21-24页 |
第三章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中体现的证据规则及价值分析 | 第24-34页 |
第一节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中体现的证据规则 | 第24-28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4-26页 |
二、补强证据规则 | 第26页 |
三、复制品、复制件证明力规则 | 第26-27页 |
四、特权证据规则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体现的价值分析 | 第28-34页 |
一、法律与道德 | 第29-30页 |
二、法律与文化 | 第30-31页 |
三、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 | 第31-32页 |
四、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的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 | 第34-45页 |
第一节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的瓶颈分析 | 第34-40页 |
一、 法律方面的不利因素 | 第34-36页 |
二、侦查部门内部的不利因素 | 第36-38页 |
三、侦查部门外部的不利因素 | 第38-40页 |
第二节 经济犯罪证据调查的对策研究 | 第40-45页 |
一、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完善 | 第40-42页 |
二、侦查机关内部机制的完善 | 第42-43页 |
三、外部执法环境的优化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