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福建省四种双联病毒的分子鉴定

目录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8页
 引言第12-13页
 1. 双联病毒科的分类、寄主范围及介体传播第13-15页
   ·Mastrevirus第13-14页
   ·Curtovirus第14页
   ·Topocuvirus第14-15页
   ·Begomovirus第15页
 2. 双联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第15-17页
 3. 双联病毒的侵染过程及传播第17-23页
   ·双联病毒的复制第17-20页
     ·双联病毒的复制策略第17-18页
     ·双联病毒的复制结构域第18-19页
     ·双联病毒的滚环复制第19-20页
   ·双联病毒的转录第20页
   ·双联病毒的传播第20-23页
     ·自然传播第20-22页
     ·人工传播第22-23页
 4. 双联病毒的变异与命名第23-25页
   ·Begomovirus/DNA β:一种新型的病害复合体第23页
   ·重组是病毒变异和新的病害产生的重要因素第23-25页
   ·双联病毒的命名第25页
 5. 双联病毒其它方面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双联病毒在基因工程抗病中的应用第25-26页
   ·双联病毒作为基因表达载体第26-27页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8-39页
 1. 材料第28-29页
   ·病毒第28页
   ·植物材料第28页
   ·菌株和质粒第28页
   ·供试虫源第28-29页
 2. 方法第29-37页
   ·植物总 DNA提取(CTAB法)第29页
   ·PCR技术第29-31页
     ·反应体系第29-30页
     ·反应参数设置第30-31页
     ·反应后检验第31页
   ·割胶回收第31页
   ·DNA克隆技术第31-34页
     ·连接方法第31-32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第32-33页
     ·转化第33页
     ·重组克隆的初步筛选和菌液 PCR鉴定第33页
     ·提取重组质粒和重组鉴定第33-34页
   ·测序第34页
   ·Southern blot分析第34-37页
     ·电泳和胶处理第34-35页
     ·转膜(中型毛细管转膜)第35-36页
     ·探针标记(地高辛标记法)第36页
     ·预杂交和杂交以及显色第36-37页
 3 常用化学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及仪器第37-38页
   ·常用化学试剂第37页
   ·分子生物学试剂第37-38页
   ·主要仪器第38页
 4 常用缓冲液的配制第38-39页
第三章 福建省几种作物和杂草上双联病毒的PCR快速检测第39-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毒源第39页
   ·植物总DNA的抽提及纯化第39-40页
   ·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第40-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42页
 3 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侵染胜红蓟的双联病毒的分子鉴定第44-5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4-45页
   ·毒源第44页
   ·总 DNA提取第44-45页
   ·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第45页
   ·序列分析第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F09病毒基因组 DNAA结构第45-47页
   ·F09 DNAA与其它双联病毒的同源性比较第47-48页
   ·F09伴随的DNA β分子结构以及与其它 DNA β的同源性比较第48-49页
 3 讨论第49-51页
第五章 侵染福建醴肠的双联病毒的分子鉴定第51-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毒源第51-52页
   ·植物总DNA提取第52页
   ·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第52页
   ·DNA β和 DNA B组分的寻找方法第52-53页
   ·序列分析第53-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64页
   ·病毒基因组 DNAA结构第54-55页
   ·病毒分离物 DNAA与其它双联病毒的比较及分子进化分析第55-63页
     ·病毒分离物 F21、F22与其它双联病毒的比较及分子进化分析第56-59页
     ·病毒分离物 F25与其它双联病毒的比较及分子进化分析第59-62页
     ·病毒分离物 F26与其它双联病毒的比较及分子进化分析第62-63页
   ·分离物中DNA β和DNA B组分的检测第63-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第六章 醴肠黄脉病的生物学传毒试验第66-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68页
   ·毒源第66页
   ·供试虫源第66-67页
   ·供试植物第67页
   ·接种第67页
   ·植物总DNA的抽提及纯化第67-68页
   ·Southern blotting检测第68页
   ·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第6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8-73页
   ·接种植物表现及症状第68-70页
   ·500bp特异性片断的检测第70页
   ·Southern blotting检测第70-71页
   ·近全长DNAA特异性片断的检测第71-72页
   ·序列分析与同源性比较第72-73页
 3 讨论第73-74页
第七章 几种作物和杂草上黄脉病的分子鉴定第74-8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4-77页
   ·毒源第74页
   ·总DNA提取第74页
   ·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第74-76页
   ·序列分析第76-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80页
   ·基因组DNAA结构第77页
   ·病毒分离物 DNAA与其它双联病毒的比较及分子进化分析第77-79页
   ·分离物中DNA β和DNA B组分的检测第79-80页
 3 讨论第80-81页
总结与讨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附录I 常见缓冲液的配制第88-91页
附录II Genebank + EMBL序列登录号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3S”的小流域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探究教学促进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