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21页 |
前言 | 第21-25页 |
第一章 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表现 | 第25-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2 结果 | 第26-28页 |
3 讨论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原发性肝癌3D-CRT后近期MRI表现 | 第33-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2 结果 | 第34-38页 |
·病灶的大小变化 | 第34页 |
·病灶的肝组织背景 | 第34页 |
·平扫MRI表现 | 第34页 |
·Gd-DTPA增强后表现: | 第34-35页 |
·放疗后临床表现及AFP变化 | 第35-38页 |
3 讨论 | 第38-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第三章 肝癌3D-CRT后残遗体与肝内复发的MRI鉴别诊断 | 第45-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一般资料 | 第45页 |
·MRI扫描方法。 | 第45页 |
·残遗体与肝内复发转移灶的判定方法 | 第45-46页 |
·图像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 | 第46-55页 |
3 讨论 | 第55-60页 |
·HCC的病理与3D-CRT后残遗体的病理表现 | 第55-57页 |
·HCC放疗后肝内复发转移灶的临床病理特征与MRI表现 | 第57-58页 |
·残遗体与肝内复发转移的MRI表现与鉴别诊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第四章 兔肝VX-2肿瘤3D-CRT后的MRI实验研究 | 第63-8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3-66页 |
·实验动物 | 第63页 |
·主要药品、器械和仪器 | 第63-64页 |
·兔肝VX-2肝肿瘤肿瘤模型的建立 | 第64页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第64-65页 |
·磁共振扫描 | 第65页 |
·病理学检查 | 第65页 |
·MRI图像评价 | 第65-66页 |
2 结果 | 第66-70页 |
·兔肝VX-2肝肿瘤肉瘤构建成功率 | 第66页 |
·3D-CRT后12周后兔生存率 | 第66页 |
·肝VX-2肝肿瘤肉瘤3D-CRT后12周的MRI表现 | 第66-68页 |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 第68-70页 |
3 讨论: | 第70-76页 |
·肝肿瘤放疗后影像研究概况 | 第70-71页 |
·肝VX-2肿瘤的特点 | 第71页 |
·兔VX-2肝肿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 第71-72页 |
·放射性肝损伤及肝癌放疗后残遗体的Gd-DTPA增强扫描机制: | 第72-73页 |
·残遗体的MRI表现与及其病理组织学关系 | 第73-74页 |
·本实验的临床指导意义: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全文小结 | 第81-86页 |
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2.全文结论 | 第83-86页 |
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