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水利风景区开发研究概述 | 第13-17页 |
·国外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国内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页 |
·国内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定性评价 | 第15-16页 |
·定量评价 | 第16-17页 |
3 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规模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规模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水利风景区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18-32页 |
1 研究理论 | 第18-19页 |
·科学发展观 | 第18页 |
·系统论理论 | 第18-19页 |
·现代产权理论 | 第19页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19页 |
·旅游学专业理论 | 第19页 |
2 风景区与风景区开发概述 | 第19-21页 |
·风景区及风景区特点 | 第19-20页 |
·风景区开发原则 | 第20-21页 |
·市场原则 | 第20页 |
·特色性原则 | 第20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20页 |
·讲求开发效益原则 | 第20-21页 |
3 我国水利风景区开发概述 | 第21-24页 |
·水利风景区概念 | 第21页 |
·我国水利风景区起源与发展 | 第21-23页 |
·水利风景区的特点 | 第23-24页 |
·以水利工程为依托,但风景区的发展受到水利主导功能的制约 | 第23页 |
·以水环境为载体,但风景区的开发又受到水环境的制约 | 第23页 |
·水利风景区产权关系复杂 | 第23-24页 |
·水利工程及水面略显单调,需要提炼人文景观的主题 | 第24页 |
·空间关系复杂多变 | 第24页 |
4 水利风景区开发的原则 | 第24-26页 |
·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24-25页 |
·生态优先、突出保护的原则 | 第25页 |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 第25-26页 |
·注重主体、突出主题的原则 | 第26页 |
5 水利风景区的类型 | 第26-29页 |
·水库型 | 第26-27页 |
·自然河湖型 | 第27页 |
·城市河湖型 | 第27-28页 |
·湿地型 | 第28页 |
·灌区型 | 第28-29页 |
·水土保持型 | 第29页 |
6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占发展的主导 | 第29页 |
·类型由单一型向多样型发展 | 第29页 |
·水利风景区的功能由专一走向综合 | 第29-30页 |
7 水利风景区开发思路 | 第30-32页 |
·水利风景区建设目标 | 第30页 |
·水利风景区建设的规划原则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湖南水利风景区开发实证分析 | 第32-51页 |
1 湖南水利风景区开发概述 | 第32-36页 |
·起步较晚,发展较快 | 第32-34页 |
·水利风景区遍布面广,但发展与水利旅游资源分布不协调 | 第34页 |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占发展主导,开发类型多样化发展 | 第34-35页 |
·建设与经营管理取得一定效益,但成效不显著 | 第35-36页 |
·水利风景区建设逐步由无序变为有序 | 第36页 |
2 湖南省水利旅游资源潜力评价 | 第36-47页 |
·水利旅游资源类型及分类分析 | 第36-39页 |
·水利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 第36-37页 |
·湖南水利旅游资源分类分析 | 第37-39页 |
·湖南水利风景区开发潜力的定性评价 | 第39-43页 |
·湖南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 | 第39-40页 |
·自然环境条件评价 | 第40-41页 |
·区位条件评价 | 第41-42页 |
·市场条件评价 | 第42-43页 |
·湖南水利旅游资源潜力的定量评价 | 第43-46页 |
·指标体系的设置 | 第43-44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44页 |
·湖南水利旅游资源潜力的定量分析 | 第44-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页 |
·湖南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功能评价 | 第46-47页 |
·游览观赏功能 | 第46页 |
·休闲度假功能 | 第46页 |
·疗养健身功能 | 第46-47页 |
·文化科普专项旅游功能 | 第47页 |
·采集品尝购物的功能 | 第47页 |
·探险功能 | 第47页 |
·娱乐运动功能 | 第47页 |
3 湖南水利风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7-51页 |
·水利风景区开发的知名度与水利大省不相适应 | 第47-49页 |
·水利风景区开发数量与资源状况不相适应 | 第47-48页 |
·水利风景区开发类型与资源状况不相适应 | 第48页 |
·水利风景区开发的旅游产品与资源状况不相适应 | 第48-49页 |
·规划工作薄弱 | 第49页 |
·经营管理粗放 | 第49-50页 |
·多头管理、条块分割 | 第49页 |
·权责不清 | 第49页 |
·政企不分 | 第49-50页 |
·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水利风景区开发典型案例分析 | 第51-57页 |
1 千岛湖水利风景区 | 第51-54页 |
·千岛湖水利风景区开发情况 | 第51页 |
·千岛湖水利风景区成功经验 | 第51-54页 |
·坚持政府主导 | 第51-52页 |
·坚持举牌经营 | 第52页 |
·坚持项目带动 | 第52-53页 |
·坚持体制改革 | 第53页 |
·坚持优化环境 | 第53-54页 |
2 水府水利风景区 | 第54-57页 |
·水府水利风景区开发情况 | 第54-55页 |
·水府水利风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55-57页 |
·统一规划欠缺 | 第55-56页 |
·旅游项目主题不突出 | 第56页 |
·安全隐患较突出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湖南水利风景区合理开发对策 | 第57-63页 |
1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 第57-59页 |
·进行水利资源普查,了解资源状况 | 第57页 |
·搞好风景区开发规划 | 第57-58页 |
·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 第58-59页 |
2 结合资源特点开发和建设水利风景区 | 第59-60页 |
·优先开发优势资源 | 第59页 |
·重点开发特色线路 | 第59页 |
·全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 第59-60页 |
3 创新运行机制 | 第60-61页 |
·创新管理机制 | 第60-61页 |
·创新投资机制 | 第61页 |
4 搞好水利旅游营销 | 第61-63页 |
·突出特色,开发品牌 | 第61-62页 |
·加大宣传,包装品牌 | 第62页 |
·加强合作,打造品牌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69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