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综合治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膨胀土边坡现场勘察与分析 | 第16-27页 |
·黄石段膨胀土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18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6页 |
·区域工程地质构造与土性特征 | 第16-18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8页 |
·不良地质现象的现场调查 | 第18-22页 |
·膨胀土边坡的破坏形式 | 第18-20页 |
·膨胀土的滑坡特征 | 第20-22页 |
·膨胀土边坡失稳勘察与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地质构造 | 第23-24页 |
·土体结构 | 第24页 |
·极度发育的裂隙 | 第24-25页 |
·水的影响 | 第25-27页 |
3 膨胀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27-42页 |
·膨胀土的工程特性 | 第27-29页 |
·胀缩性 | 第27页 |
·崩解性 | 第27页 |
·多裂隙性 | 第27-28页 |
·超固结性 | 第28页 |
·风化特性 | 第28页 |
·强度衰减性 | 第28-29页 |
·X 衍射矿物物相分析和化学分析 | 第29-32页 |
·膨胀土矿物的微观结构 | 第32-34页 |
·现场取样与土工试验 | 第34-42页 |
·膨胀土的物理特性 | 第35-37页 |
·基本力学性质 | 第37-40页 |
·膨胀土的水理性质 | 第40-42页 |
4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2-58页 |
·一般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42-45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 | 第42-44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非确定性方法 | 第44-45页 |
·复合分析法 | 第45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FLAC 数值模拟 | 第45-58页 |
·概述 | 第45-47页 |
·FLAC 的基本原理 | 第47-51页 |
·边坡数值模型建立 | 第51-53页 |
·计算参数的选择 | 第53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3-58页 |
5 基于灰色理论的膨胀土边坡滑坍预测研究 | 第58-67页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58-60页 |
·灰色聚类指标的选择 | 第60-62页 |
·灰色聚类计算方法 | 第62-65页 |
·变灰色数为白化数 | 第62页 |
·建立灰类白化权函数 | 第62-64页 |
·求标定聚类权重 | 第64-65页 |
·106 国道黄石段边坡滑坡预测实例 | 第65-67页 |
6 膨胀土边坡的综合治理研究 | 第67-81页 |
·膨胀土边坡常见的防护与治理措施 | 第67-72页 |
·排水防护 | 第67-68页 |
·坡面防护 | 第68-69页 |
·支挡防护 | 第69-72页 |
·膨胀土化学改良技术 | 第72-75页 |
·改良原理 | 第72-73页 |
·最佳化学试剂含量的确定 | 第73页 |
·固化时间对改良土的膨胀率和强度的影响 | 第73页 |
·ESR 膨胀土生态改性剂 | 第73-75页 |
·膨胀土边坡植被建植技术 | 第75-81页 |
·植被种类的选择 | 第75-76页 |
·植被生长基盘的改良 | 第76-77页 |
·种植工艺 | 第77-78页 |
·植被防护的时机 | 第78-79页 |
·植被与膨胀土边坡综合防护 | 第79-8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8-89页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课题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