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中国古代夜景观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与既往研究第9-11页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论文框架第14-15页
2 客体论——古代照明设施发展研究第15-40页
   ·古代照明设施的起源与形成第15-22页
     ·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启蒙第15页
     ·对火的认识、保存与利用第15-18页
     ·古代照明设施的应运而生及其基本类型第18-22页
   ·古代照明设施的发展历程第22-29页
     ·战国、秦、汉时期的照明设施第22-25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照明设施第25-29页
   ·古代照明设施与场所的关系第29-40页
     ·远古时期的火堆与其所处的场所第29-30页
     ·商周时期的火炬与其所处场所第30-31页
     ·战国以降的油灯、蜡烛与其所处场所第31-37页
     ·夜行照明设施的发展历程第37-40页
3 主体论——古代夜生活发展研究第40-95页
   ·古代夜景观的思想发展第40-46页
     ·天文星象学和祭天的发展与演变第40-42页
     ·火崇拜的发展与演变第42-44页
     ·光文化的发展与演变第44-46页
   ·古代夜景观的制度变革第46-55页
     ·夜禁制第46-50页
     ·古代社会对于火的管理第50-55页
   ·古代夜生活的行为演变第55-91页
     ·由“月夜赏月”至“灯节观灯”第55-67页
     ·节令夜生活与“夜市”第67-76页
     ·“夜宴”与“夜娱”第76-83页
     ·“夜游”与“夜咏”第83-87页
     ·“夜乐”与“夜来香”第87-91页
   ·古代夜生活的民族与地域异同第91-95页
     ·民族特色第92-93页
     ·地域特色第93-95页
4 现象论——用火到用电的过程研究第95-101页
   ·用火时期——鸿蒙之初的文明第95-96页
   ·用灯时期——回归大众的文明第96-98页
   ·用电时期——财富至上的文明第98-101页
5 结语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用地功能价与区片价测算方法在征地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钢纤维增强部分混凝土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