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概述 | 第8-25页 |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概念、特征 | 第8-11页 |
一、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概念解读 | 第8-9页 |
二、刑事鉴定结论的特征 | 第9-11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属性 | 第11-17页 |
一、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 | 第11-15页 |
二、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证明力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历史流变 | 第17-25页 |
一、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22页 |
二、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发展趋势与预测 | 第22-25页 |
第二章 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功能 | 第25-32页 |
第一节 研究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功能的意义 | 第25-29页 |
一、研究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功能对立法的意义 | 第25-27页 |
二、研究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功能对司法的意义 | 第27-28页 |
三、研究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功能对鉴定制度改革的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在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证据功能 | 第29-32页 |
一、在侦查阶段,刑事鉴定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指引方向 | 第29-30页 |
二、在审判阶段,刑事鉴定为查明案件事实,认定案件性质,法官正确行使裁判权提供依据 | 第30页 |
三、刑事鉴定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 | 第30页 |
四、刑事鉴定结论有助于实现诉讼公正性 | 第30-31页 |
五、刑事鉴定结论有利于防止审判人员的认证随意性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影响刑事鉴定结论证据功能发挥的问题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影响大陆法系国家刑事鉴定结论证据功能发挥的问题 | 第32-34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刑事鉴定结论的特点 | 第32-33页 |
二、影响大陆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证据功能发挥的问题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影响英美法系国家刑事鉴定结论证据功能发挥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一、英美法系刑事鉴定结论的特点 | 第34页 |
二、影响英美法系国家鉴定结论的证据功能发挥的问题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影响我国刑事诉讼鉴定结论证据功能发挥的问题 | 第35-38页 |
一、我国现行刑事鉴定结论证据功能的特点 | 第35-36页 |
二、影响我国刑事鉴定结论证据功能发挥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证据功能的完善 | 第38-44页 |
第一节 建立庭前的刑事鉴定结论开示制度 | 第39页 |
第二节 建立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恢复鉴定权的司法属性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构建我国刑事鉴定结论证据功能启动模式之路 | 第41-44页 |
一、完全意义上的当事人启动制 | 第41-42页 |
二、司法官启动下的当事人启动 | 第42页 |
三、当事人参与基础上的司法官启动制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