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导言 | 第10-17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4页 |
| ·新贸易理论 | 第14-15页 |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5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创新点 | 第17页 |
| 2 淄博陶瓷产业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 第17-22页 |
| ·淄博陶瓷发展历史 | 第17-19页 |
| ·初期阶段(1949 年以前) | 第17-18页 |
| ·加快发展阶段(1949 年至1990 年) | 第18-19页 |
| ·成熟阶段(1990 年以后) | 第19页 |
| ·淄博陶瓷产业发展的特点 | 第19-22页 |
| ·品种齐全门类多 | 第19-20页 |
| ·产业链完整 | 第20页 |
| ·陶瓷市场日益成熟和完善 | 第20-21页 |
| ·工艺精湛,成为国宴用瓷 | 第21页 |
| ·形成了悠久的陶瓷文化 | 第21-22页 |
| 3 基于“钻石模型”的淄博陶瓷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分析 | 第22-30页 |
| ·“钻石模型”简介 | 第22-23页 |
| ·淄博陶瓷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分析 | 第23-30页 |
| ·生产要素条件分析 | 第23-25页 |
| ·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分析 | 第26-27页 |
| ·企业战略、市场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 | 第27-28页 |
| ·政府支持政策 | 第28-29页 |
| ·发展机会分析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页 |
| 4 淄博陶瓷产业竞争力量化分析 | 第30-43页 |
| ·陶瓷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4页 |
|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第30-31页 |
| ·陶瓷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1-34页 |
| ·区域陶瓷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模型 | 第34-38页 |
| ·选取评价模型 | 第34页 |
| ·模型计算 | 第34-37页 |
| ·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 ·淄博陶瓷产业竞争力区际比较研究 | 第38-43页 |
| ·比较区域选择 | 第38-39页 |
| ·区域陶瓷产业竞争力计算 | 第39-41页 |
| ·区域陶瓷产业竞争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5 提升淄博陶瓷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研究 | 第43-47页 |
| ·企业对策 | 第43-45页 |
|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优化产品结构 | 第43-44页 |
|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提高品牌知名度 | 第44页 |
| ·引进和培育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第44-45页 |
| ·拓宽市场,实施产品“走出去”战略 | 第45页 |
| ·政府及行业协会对策 | 第45-47页 |
| ·加强政府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 第45-46页 |
| ·发展绿色陶瓷,做到低碳环保 | 第46页 |
|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市场秩序 | 第46-47页 |
| 6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 | 第50-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