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3页 |
1 木兰科起源、分布、分类学及保护应用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木兰科起源与地理分布研究 | 第12-13页 |
·木兰科的分类学研究 | 第13-16页 |
·木兰科植物的濒危及保护现状 | 第16-17页 |
·木兰科植物的开发利用 | 第17-18页 |
2 木莲属现代分布及应用 | 第18-20页 |
·木莲属总体形态特征 | 第18页 |
·中国木莲属的现代分布 | 第18页 |
·木莲属植物应用价值 | 第18-20页 |
3 落叶木莲分类学、群落学、保护生物学研究 | 第20-21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永顺落叶木莲资源概况 | 第23-28页 |
1 考察范围和方法 | 第23-24页 |
·范围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4页 |
2 资源概况 | 第24-27页 |
·自然概况 | 第24页 |
·分布概况 | 第24页 |
·植物地理 | 第24-25页 |
·落叶木莲群落结构 | 第25-27页 |
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永顺落叶木莲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 | 第28-31页 |
1 开展落叶木莲解濒保护工作的意义 | 第28-29页 |
2 永顺落叶木莲资源保护现状 | 第29页 |
3 永顺落叶木莲资源保护对策及建议 | 第29-31页 |
·加强对落叶木莲及其保护的宣传教育 | 第29-30页 |
·建立种质资源库,对落叶木莲进行迁地保护 | 第30页 |
·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减少人类行为对落叶木莲生境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永顺落叶木莲花的形态学研究 | 第31-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材料 | 第31页 |
·采集地概况 | 第31-32页 |
·方法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花的性状方差分析 | 第32-33页 |
·花的性状多重比较 | 第33-35页 |
·永顺与明月山落叶木莲花的性状比较 | 第3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永顺落叶木莲开花和结实物候学研究 | 第37-41页 |
1 观测点与方法 | 第37页 |
·观测点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花期物候 | 第38页 |
·果期物候 | 第38-3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9-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3页 |
插图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