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 | 第11-16页 |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 | 第11页 |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历史溯源 | 第11-13页 |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 第13-16页 |
(一) 客观性 | 第13页 |
(二) 相关性 | 第13页 |
(三) 明晰性 | 第13页 |
(四) 可比性 | 第13-14页 |
(五) 实质重于形式 | 第14页 |
(六) 充分披露 | 第14页 |
(七) 谨慎性 | 第14页 |
(八) 及时性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一、有效市场理论与会计信息披露 | 第16-17页 |
二、不对称信息与会计信息披露 | 第17-19页 |
(一) 逆向选择 | 第17-18页 |
(二) 道德风险 | 第18-19页 |
三、博弈论与会计信息披露 | 第19-21页 |
(一) 模型的假设 | 第19-20页 |
(二) 博弈结果的理性分析 | 第20-21页 |
四、供求关系理论与会计信息披露 | 第21-24页 |
(一) 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因素 | 第21-22页 |
(二) 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因素 | 第22页 |
(三) 从会计信息供求关系看适度管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一、会计信息客观性较差 | 第24-25页 |
二、会计信息及时性不强 | 第25-26页 |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28-35页 |
一、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导致缺乏真正的信息需求者 | 第28-29页 |
二、不完全信息的博弈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合谋 | 第29-31页 |
(一) 模型的假设 | 第29-30页 |
(二) 博弈结果的理性分析 | 第30-31页 |
三、证监会定位不准确导致监管不利 | 第31-33页 |
(一) 在立法上对中国证监会的定位不准确 | 第31页 |
(二) 中国证监会的功能定位有待调整、充实 | 第31-33页 |
四、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出现问题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 第35-43页 |
一、培养和扶植理性的投资人,促使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 第35-36页 |
(一) 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宣传和指导,建立投资者保护组织 | 第35-36页 |
(二) 大力发展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 | 第36页 |
二、落实新审计准则,加强社会审计监督 | 第36-38页 |
(一) 贯彻落实新审计准则,降低审计成本 | 第36-37页 |
(二) 强化对社会审计的监督 | 第37-38页 |
三、调整证监会定位,加强政府监管力度,适当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督功能 | 第38-40页 |
四、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制度 | 第40-43页 |
(一) 会计信息披露立法方面的完善 | 第40-41页 |
(二) 制定科学、配套的法规体系 | 第41页 |
(三) 尽快出台《民事责任赔偿法》,明确违规责任的归属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