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益范畴的法理学改造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法益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德国的刑法法益学说 | 第9-11页 |
·日本的法益学说 | 第11页 |
·我国学者对法益的研究和应用 | 第11-12页 |
·选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刑法学中的法益理论 | 第14-26页 |
·刑法学中法益的概念 | 第14页 |
·法益侵害说的确立 | 第14-19页 |
·从权利侵害说到法益侵害说 | 第14-16页 |
·对法益侵害说相关问题的分析 | 第16-19页 |
·宾丁和李斯特的法益学说 | 第19-22页 |
·法益学说发展的两条路径 | 第19-21页 |
·宾丁和李斯特法益论的差异 | 第21页 |
·宾丁和李斯特分歧的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法益与文化规范论 | 第22-24页 |
·威尔哲尔的行为无价值论法益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法益范畴法理学改造的现实需要 | 第26-31页 |
·刑法法益学说的启示 | 第26-29页 |
·超出刑法的法益概念 | 第26-27页 |
·涵盖权利的法益概念 | 第27-28页 |
·坚持法益的实体性和客观性 | 第28-29页 |
·国内其它部门法学使用法益概念的得失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法益范畴法理学改造的理论准备 | 第31-36页 |
·法学中的权力与权利理论 | 第31-33页 |
·权利的非本源性 | 第31-32页 |
·权力与权利的分离 | 第32-33页 |
·法学理论中的利益学说 | 第33-36页 |
·利益法学的尝试 | 第33-35页 |
·利益不能作为法的本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法益改造的基本途径 | 第36-42页 |
·法益应当上升为法的本体 | 第36-38页 |
·构建实体化的法益体系 | 第38-39页 |
·法学独创的法益分析方法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