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遗传学论文--遗传学分支学科论文--细胞遗传学论文

MAPK信号通路对p21蛋白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第一部分 JNK对P21蛋白表达调节机制的研究第1-80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24页
  第一节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WAF1/CIP1)研究进展第11-14页
   一.细胞周期第11-12页
   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WAF1/CIP1)第12-13页
   三.p21蛋白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第13-14页
  第二节 JN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一.MAPK激酶家族第14-16页
   二.JNK信号通路第16-18页
   三.JNK与p21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4页
 第二章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4-38页
  第一节 野生型JNK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5-32页
  第二节 p2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37页
  结果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JNK对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38-53页
  第一节 JNK对H_2O_2诱导的p21蛋白水平的影响第38-46页
   一.H_2O_2刺激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第39-40页
   二.H_2O_2刺激对内源性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0-41页
   三.SP600125对内源p21蛋白水平的影响第41-43页
   四.过表达JNK的活性突变体JNK1(mut)对内源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43-45页
   结果讨论第45-46页
  第二节 JNK对内源性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46-53页
   一.过表达野生型JNK1对内源性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46-48页
   二.过表达野生型JNK1对转染的外源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48-49页
   三.SP600125对内源性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49-50页
   四.SP600125对过表达野生型JNK1诱导的内源性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50-51页
   结果讨论第51-53页
 第四章 JNK与P21间的相互作用第53-56页
  一.实验材料第53-54页
  二.实验方法第54页
  三.实验结果第54-55页
  结果讨论第55-56页
 第五章 JNK通过转录后水平稳定P21表达第56-66页
  第一节 JNK对内源P21 MRNA水平的影响第56-61页
   一.过表达野生型JNK对内源性p21mRNA水平的影响第56-58页
   二.JNK的活性抑制作用对H_2O_2诱导的内源性p21mRNA水平上升的影响第58-60页
   结果讨论第60-61页
  第二节 JNK对p21蛋白半衰期的影响第61-66页
   一. 过表达野生型JNK1对p21蛋白半衰期的影响第61-63页
   二.SP600125对由H_2O_2引起p21蛋白半衰期延长的影响第63-65页
   结果讨论第65-66页
 第六章 JNK对P21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影响第66-74页
  第一节 SP600125对内源性p21泛素化水平的影响第67-68页
  第二节 过表达JNK对内源性p21泛素化水平的影响第68-70页
  第三节 过表达JNK对转染的p21泛素化水平的影响第70-72页
  结果讨论第72-74页
 小结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第二部分 ERK和P38信号通路对双吡硫嗡诱导的P21的调节作用的研究第80-99页
 摘要第81-82页
 ABSTRACT第82-83页
 前言第83-84页
 第一章 双吡硫嗡对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84-89页
  第一节 PTS2对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84-86页
  第二节 PTS2刺激对肿瘤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第86-87页
  第三节 PTS2刺激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第87-88页
  结果讨论第88-89页
 第二章 双吡硫翁对ERK和P38信号通路的影响第89-93页
  第一节 PTS2能够剂量依赖激活ERK和p38信号通路第89-90页
  第二节 PTS2能够时间依赖激活ERK和p38信号通路第90-91页
  结果讨论第91-93页
 第三章 ERK和P38信号通路对PTS2诱导的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93-96页
  一.实验材料第93页
  二.实验方法第93-94页
  三.实验结果第94页
  结果讨论第94-96页
 小结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99页
附录:第99-108页
 附录1 试剂配制第99-104页
 附录2 实验流程第104-107页
 附录3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第107-108页
发表论文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技术学习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