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18页 |
·问题的提出:透明与模糊之争 | 第10-13页 |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3-15页 |
·论文结构和安排 | 第15-16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2 货币政策透明度: 概念及文献评述 | 第18-26页 |
·货币政策透明度概念 | 第18-21页 |
·货币政策透明度狭义概念 | 第18-20页 |
·货币政策透明度广义概念 | 第20-21页 |
·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的历史演进 | 第21-23页 |
·新时期视角下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实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意义 | 第26-37页 |
·货币政策透明对中央银行信誉的影响 | 第26-27页 |
·货币政策透明度降低通货膨胀水平 | 第27-31页 |
·透明度提高对降低通胀的模型分析 | 第27-29页 |
·透明度提高对降低通胀的理论分析 | 第29-31页 |
·最优透明度的度量 | 第31-35页 |
·保守型中央银行应增强透明度 | 第31-32页 |
·透明度应该视各国情况不同而设定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代表性国家货币政策透明度实证研究 | 第37-59页 |
·透明度研究指标分类 | 第37-39页 |
·统计描述法 | 第37-38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38页 |
·市场信息反馈以及时间序列动态研究法 | 第38-39页 |
·美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现状研究 | 第39-45页 |
·数据描述 | 第39-41页 |
·模型及方法 | 第41-45页 |
·结论 | 第45页 |
·韩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实施效果分析 | 第45-54页 |
·E-G指标介绍 | 第46-47页 |
·韩国货币政策透明度E-G指标分析 | 第47-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本章附表 | 第55-59页 |
5 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现状及制度安排 | 第59-70页 |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实践 | 第59-63页 |
·目标透明度缺失 | 第60-61页 |
·过程透明有待提高 | 第61-63页 |
·信息透明度不够充分 | 第63页 |
·适合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框架 | 第63-68页 |
·外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实现情况的框架考察 | 第64-65页 |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框架体系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束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