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四、研究思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区域环境问题的现状 | 第14-16页 |
一、频频发生流域跨界污染事件 | 第14-15页 |
二、行政区间污染流转现象突出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与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必要性 | 第16-23页 |
一、环境问题的特征 | 第16-18页 |
(一) 公有资源属性 | 第16-17页 |
(二) 外部性 | 第17页 |
(三) 环境保护的空间性 | 第17-18页 |
二、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职能与环境保护职能间的矛盾 | 第18-21页 |
(一) 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职能 | 第18-19页 |
(二) 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 | 第19-20页 |
(三) 两项职能之间的矛盾分析 | 第20-21页 |
三、区域环境保护中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分析 | 第21-23页 |
(一) 利益与地方利益 | 第21-22页 |
(二) 地方政府间在区域环境问题中的利益关系及各自行为取向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区域环境保护中地方政府间不合作的原因分析 | 第23-29页 |
一、地方政府间区域环境保护不合作的理论分析 | 第23-27页 |
(一) 博弈理论 | 第23-24页 |
(二) 地方政府间区域环境保护不合作的博弈理论分析 | 第24-27页 |
二、地方政府间区域环境保护不合作的制度分析 | 第27-29页 |
(一) 过多行政干预,市场机制运用不到位 | 第27-28页 |
(二) 地方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区域环境保护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体制构建 | 第29-44页 |
一、地方政府间区域环境保护合作的理论支持 | 第29-35页 |
(一) 宏观战略导向之区域公共管理理论 | 第29-30页 |
(二) 中观组织功能之府际管理理论 | 第30-33页 |
(三) 微观具体实施之博弈理论——突破“囚徒困境” | 第33-35页 |
二、区域环境保护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原则 | 第35-36页 |
(一) 地位平等 | 第35页 |
(二) 优势互补 | 第35页 |
(三)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 第35-36页 |
三、地方政府间环境保护协调与合作的制度安排 | 第36-39页 |
(一) 深化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环境目标 | 第36-38页 |
(二) 改善现有地方政绩考核制度,大力推进生态审计考核制度的实施 | 第38-39页 |
四、 相关合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 第39-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