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RTA的法律依据、含义及发展特点 | 第15-22页 |
·RTA的国际法依据 | 第15-16页 |
·GATT第24条及其谅解 | 第15-16页 |
·GATT的“授权条款” | 第16页 |
·GATS第5条 | 第16页 |
·RTA的含义及涵盖范围 | 第16-17页 |
·当代RTA的发展特点 | 第17-22页 |
·从发展势头上看越发强劲 | 第17-18页 |
·从涵盖内容上看不断丰富 | 第18-19页 |
·从类型繁衍上看,FTA成为主流模式 | 第19-20页 |
·从构成成员上看,突破和扩大了“区域”的范围 | 第20-21页 |
·从发展趋势上看,“跨区域合作”和“次区域合作”蓬勃发展 | 第21-22页 |
第3章 当代RTA的经验借鉴 | 第22-29页 |
·北北型RTA──EU | 第22-24页 |
·EU演化脉络及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EU跨界治理的经验 | 第23-24页 |
·北南型RTA──NAFTA | 第24-26页 |
·NAFTA成立的重要意义 | 第24-25页 |
·NAFTA成功的启示 | 第25-26页 |
·南南型RTA──AFTA | 第26-29页 |
·AFTA的建立 | 第26-27页 |
·AFTA特殊合作方式的借鉴 | 第27-29页 |
第4章 中国参与 RTA的现状 | 第29-34页 |
·中国─东盟FTA | 第30-31页 |
·中日韩FTA | 第31-32页 |
·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 第32-33页 |
·中国参与的其他RTA | 第33-34页 |
第5章 推进中国参与RTA的战略选择 | 第34-41页 |
·区域化的“拇指规则” | 第34页 |
·我国对典型RTA的借鉴 | 第34-35页 |
·作为“大国”身份的借鉴 | 第34-35页 |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借鉴 | 第35页 |
·推进我国参与RTA的建议 | 第35-41页 |
·在RTA类型的选择上要突出重点 | 第35-36页 |
·在RTA合作对象的选择上要注意优先顺序 | 第36-38页 |
·不同的目标,不同的RTA战略 | 第38-41页 |
结束语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