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挪用公款罪的立法沿革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我国古代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法概况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我国现代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法概况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境外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法概况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挪用公款罪主体方面的问题 | 第20-44页 |
第一节 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种解释 | 第20-23页 |
一、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释 | 第20-21页 |
二、关于“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解释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国家工作人员”本质特征的解析 | 第23-28页 |
一、“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 | 第23-25页 |
二、关于“从事公务”的含义 | 第25-28页 |
第三节“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 第28-44页 |
一、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28-35页 |
(一) 国家机关 | 第28-32页 |
(二)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第32-35页 |
二、关于“准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35-44页 |
(一) 关于“委派” | 第36-38页 |
(二) 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 第38-40页 |
(三)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 第40-44页 |
第三章 挪用公款罪的客体方面的问题 | 第44-55页 |
第一节 挪用公款罪的对象 | 第44-50页 |
一、公款的界定 | 第44-48页 |
(一) 公款的范围 | 第44-46页 |
(二) 公款的表现形式 | 第46-48页 |
二、“一般公物”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 | 第48-50页 |
第二节 挪用公款罪的客体 | 第50-55页 |
第四章 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完善 | 第55-60页 |
一、将挪用公款罪修改为挪用公共财产罪 | 第55-56页 |
二、将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修改为“公职人员” | 第56-58页 |
三、将《刑法》第91条“以公共财产论”中增加“事业单位”删除“集体企业”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