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引言第8-12页
 一、本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8-10页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第8-9页
  (二) 选题的实用价值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0-11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1-12页
第一部分 资产减值会计概述第12-22页
 一、资产减值会计相关概念第12-16页
  (一) 资产的涵义第12-14页
  (二) 资产减值的涵义第14-15页
  (三) 资产减值会计的涵义第15-16页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第16-22页
  (一) 国外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第16-19页
  (二)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第19-22页
第二部分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第22-30页
 一、资产减值会计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第22-23页
 二、资产减值会计符合资产计量理论第23-25页
 三、资产减值会计体现了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25-26页
 四、资产减值会计体现了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相互权衡第26-30页
第三部分 资产减值会计的比较第30-47页
 一、资产减值会计范围的比较第30-31页
 二、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的比较第31-38页
  (一) 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第32-33页
  (二) 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第33-35页
  (三)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第35-36页
  (四) 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第36-38页
 三、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比较第38-40页
  (一) 资产减值计量属性的比较第38-39页
  (二) 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比较第39-40页
 四、资产减值损失的比较第40-41页
  (一) 资产减值损失处理的比较第40页
  (二) 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比较第40-41页
 五、资产减值披露规定的比较第41-42页
  (一) 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内容第41-42页
  (二) 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方式第42页
 六、具体减值项目的处理第42-47页
  (一) 资产组减值的处理第42-43页
  (二) 商誉及总部资产减值的处理第43-44页
  (三) 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第44-45页
  (四)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所得税处理第45-47页
第四部分 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分析第47-53页
 一、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第47-48页
  (一) 对准则制定机构的影响第47-48页
  (二) 对监管机构的影响第48页
  (三) 对投资者和审计师的影响第48页
 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第48-53页
  (一) 以往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及影响第49-50页
  (二) 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第50-51页
  (三) 相关研究成果及企业资产减值行为预期分析第51-53页
第五部分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评价及改进建议第53-65页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相关问题分析第53-57页
  (一) 资产减值准则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第53-56页
  (二) 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第56-57页
 二、健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第57-65页
  (一) 改善资产减值准则实务操作的建议第57-59页
  (二) 改善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环境的建议第59-65页
结语第65-6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6-68页
后记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下一篇: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与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