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心理测验论文

个人拟合指标应用于人格测验的有效性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第7-23页
 1 引言第7-8页
 2 文献综述第8-21页
   ·个人拟合的研究背景第8-9页
   ·个人拟合研究的理论基础第9-11页
     ·Guttman 模型第9页
     ·项目反应理论第9-11页
   ·PFS 的分类第11-15页
     ·参数 PFS 与非参数及团体特征的 PFS第11-14页
     ·曲线图形法与回归分析法第14-15页
     ·特殊 PFS第15页
   ·PFS 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PFS 的评价标准第16-17页
     ·各指标自身特征第16-17页
     ·与总分的相关第17页
     ·测验的信效度第17页
     ·经验信息第17页
   ·个人拟合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提高测验效度第17页
     ·保证教育测验的公平性第17-18页
     ·增强CAT 的安全性第18页
     ·排除人员选拔中的无关因素第18页
   ·人格测验中的个人拟合研究第18-20页
   ·常用 PFS 及其研究第20-21页
 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PFS 发展趋势第21-22页
   ·中短测验的研究第21页
   ·理论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第21页
   ·对偏差行为作具体鉴定第21-22页
   ·建立专门性的 PFS第22页
   ·将效度研究与PFS 相结合第22页
   ·将偏差行为作为一种潜在特质的研究第22页
 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第23-42页
 研究1 个人拟合指标应用于二级记分人格测验的有效性第23-31页
  1 研究假设第23页
  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测量工具第23页
   ·被试第23页
   ·施测与统计分析第23-24页
  3 结果第24-30页
   ·IRT 的适用性检验第24-25页
     ·单维性检验第24页
     ·参数估计不变性检验第24-25页
   ·个人拟合对信度的影响第25-26页
   ·个人拟合对效标关联效度的影响第26-27页
   ·个人拟合对结构效度的影响第27-29页
   ·各偏差指标间的相关第29-30页
  4 讨论第30-31页
   ·个人拟合指标在人格测验中的有效性第30页
   ·各个人拟合指标的比较第30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30-31页
  5 结论第31页
 研究2 lz 应用于likert 量表的有效性第31-42页
  1 引言第31-32页
  2 研究假设第32页
  3 研究方法第32-34页
   ·拟合样本第32-34页
   ·偏差样本第34页
  4 研究结果第34-40页
   ·l 和lz 的分布特征第34-36页
   ·各类偏差反应lz 的分布特征第36-38页
   ·lz 对各类型偏差反应的检测效果第38-40页
   ·偏差比例与偏差类型对lz 检测率的影响第40页
  5 讨论第40-41页
   ·lz 的分布特征第40页
   ·偏差样本lz 值第40-41页
   ·lz 的检测效果第41页
  6 结论第41页
  7 本研究的不第41-42页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第42-45页
 1 PFS 的有效性第42-43页
 2 个人拟合研究的发展方向第43-44页
 3 心理测验的发展方向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附录 1第49-51页
附录 2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研究
下一篇:基于DCT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