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答活动的涵义及研究价值 | 第15-26页 |
(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答活动的涵义 | 第15-20页 |
1、教学方法的本质 | 第15页 |
2、现代认知理论的数学教学观 | 第15-16页 |
3、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 | 第16-18页 |
4、高中生思维的基本特征 | 第18页 |
5、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答活动的涵义 | 第18-20页 |
(二) 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问答活动的价值 | 第20-26页 |
1、研究问答活动是丰富完善数学教学理论 | 第20-22页 |
2、研究问答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需 | 第22-26页 |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答活动的组成与结构 | 第26-34页 |
(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答活动的组成 | 第26-33页 |
1、问答活动中的导问与试答 | 第26-27页 |
2、问答活动中的查问与应答 | 第27-29页 |
3、问答活动中的疑问与解答 | 第29页 |
4、问答活动中的激问与巧答 | 第29-31页 |
5、问答活动中的拓问与溢答 | 第31-33页 |
(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答活动的结构 | 第33-34页 |
1、用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问答活动的结构 | 第33-34页 |
2、问答活动的基本结构图式 | 第34页 |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问答活动的主要功能 | 第34-42页 |
(一) 组织问答活动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第34-35页 |
(二) 组织问答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第35-36页 |
(三) 组织问答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 第36-39页 |
1、组织问答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第36-37页 |
2、组织问答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 第37-38页 |
3、组织问答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 第38-39页 |
4、组织问答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 第39页 |
(四) 组织问答活动有利于师生间的密切交流 | 第39-40页 |
(五) 组织问答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 第40页 |
(六) 组织问答活动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 第40-42页 |
1、组织问答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简洁美 | 第40-41页 |
2、组织问答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异美 | 第41-42页 |
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问答活动的策略 | 第42-56页 |
(一) 精心设计问答活动 | 第42-44页 |
1、选择好的数学问题 | 第42页 |
2、选择教学难点和关键处组织问答活动 | 第42-43页 |
3、对影响问答活动的诸因素要做好充分的估计 | 第43-44页 |
(二) 周密地组织好问答活动 | 第44-45页 |
1、明确问答活动的目的 | 第44页 |
2、选择好恰当的时机引发问答活动 | 第44页 |
3、突出学生在问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第44-45页 |
(三) 灵活地调控问答活动 | 第45-46页 |
1、问答活动内容上的调控 | 第46页 |
2、问答活动时间上的调控 | 第46页 |
3、问答活动出现偏差的调控 | 第46页 |
(四) 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问与答的技艺 | 第46-51页 |
1、提问的技艺 | 第46-47页 |
2、回答的技艺 | 第47-51页 |
(五) 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问答活动 | 第51-53页 |
(六) 问答活动做出及时总结 | 第53页 |
(七) 组织问答活动的案例 | 第53-56页 |
五、教改随感 | 第56-64页 |
(一) 怎样看待传统教育 | 第56-58页 |
(二) 形式主义对改革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 第58-61页 |
1、学习别人的经验时应注意产生偏差 | 第58-59页 |
2、不能把教学艺术等同于影视表演艺术 | 第59-60页 |
3、课堂教学不能搞满堂问 | 第60-61页 |
(三) 几点建议 | 第61-64页 |
1、在制度上保证中学数学教师良好的科研环境 | 第61-62页 |
2、中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数学教育心理学 | 第62页 |
3、应改革现有中学的管理体制和中学数学教师的业绩评价办法 | 第62-6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