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试、调整及其设备论文

智能化高消光比测试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第二章 偏振光的基础理论第13-22页
   ·电矢量分量表示法第13-15页
   ·偏振光的琼斯矢量表示方法第15-16页
   ·斯托克斯矢量表示法第16-20页
   ·用邦加球表示光的偏振态第20-22页
第三章 消光比测量的几种常用的方法第22-30页
   ·偏光棱镜测量的一般方法第22页
   ·双棱镜法的测试原理第22-25页
     ·两只待测棱镜完全相同的情况第23-24页
     ·两只待测偏光棱镜性能不同第24-25页
   ·高消光比测试技术第25-27页
   ·智能化消光比测量系统第27-30页
第四章 智能化高消光比测量系统中的光源设计及应用第30-53页
   ·光源稳定性研究第30-34页
     ·氦氖激光器光源光强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第31-32页
     ·氦氖激光器光源偏振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第32-34页
     ·光源稳定性分析第34页
   ·光源稳定性控制方法分析第34-39页
     ·稳定光源第34-35页
       ·磁调制技术第35页
       ·λ/4波片法第35页
     ·连续可调的圆偏振光衰减器的设计第35-39页
       ·理论分析第35-37页
       ·连续可调圆偏振光衰减器的结构设计第37页
       ·实验及误差分析第37-39页
   ·光源稳定性控制方法优化—信号波动自适应补偿法第39-43页
     ·补偿光源波动第39-40页
       ·补偿法双通道测光系统第39-40页
       ·双频双光路测光系统第40页
     ·信号波动自适应补偿法第40-43页
       ·信号波动自适应补偿法理论分析第40-41页
       ·自适应补偿系统的结构设计第41-42页
       ·实验测试第42-4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3页
   ·高消光比测试系统改进方案第43-53页
     ·测量系统元器件的选择第45-46页
       ·光源部分第45页
       ·信息调制部分第45-46页
       ·信息采集部分第46页
       ·计算机数据处理部分第46页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第46-51页
     ·测试步骤第51-53页
第五章 消光比自动测量中的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第53-59页
   ·测试数据的处理第53-55页
     ·本底噪声信号第53-54页
     ·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倍数第54-55页
     ·待测偏光镜 P_x的极值第55页
   ·实验测试及误差分析第55-59页
     ·测试结果第55-56页
     ·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直流伺服位置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和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