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合成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手性固定相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手性聚合物固定相 | 第12-15页 | 
| ·天然多糖衍生物 | 第12-13页 | 
| ·合成手性高分子化合物 | 第13-15页 | 
| ·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 ·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种类及分离效果 | 第15-21页 | 
| ·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2-23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3-37页 |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3-25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 ·手性可聚合酰胺类单体的合成 | 第25-27页 | 
| ·丙烯酰α-苯乙胺的制备 | 第25-26页 | 
| ·甲基丙烯酰α-苯乙胺的制备 | 第26-27页 | 
| ·10-十一烯酰α-苯乙胺的制备 | 第27页 | 
| ·手性可聚合酯类单体的合成 | 第27-31页 | 
| ·乳酸甲酯衍生物的制备 | 第28-29页 | 
| ·S-(-)-α-苯乙醇衍生物的制备 | 第29-30页 | 
| ·仲丁醇衍生物的合成 | 第30-31页 | 
| ·含氢硅油的制备 | 第31-34页 | 
| ·1 号含氢硅油的制备 | 第32-33页 | 
| ·2 号含氢硅油的制备 | 第33-34页 | 
| ·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第34-36页 | 
| ·酰胺型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合成 | 第35页 | 
| ·侧链为手性酯类的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合成 | 第35-36页 | 
| ·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合成 | 第36-37页 |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7-65页 | 
| ·手性可聚合酰胺类单体的分析 | 第37-41页 | 
| ·丙烯酰α-苯乙胺的表征与分析 | 第37-38页 | 
| ·甲基丙烯酰α-苯乙胺的表征与分析 | 第38-40页 | 
| ·10-十一烯酰α-苯乙胺的表征与分析 | 第40-41页 | 
| ·手性可聚合酯类单体的分析 | 第41-52页 | 
| ·乳酸甲酯衍生物的分析 | 第41-45页 | 
| ·S-(-)-α-苯乙醇衍生物的分析 | 第45-49页 | 
| ·仲丁醇衍生物的分析 | 第49-52页 | 
| ·含氢硅油摩尔质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 ·活泼氢含量和活泼氢链节百分数的测定 | 第53-55页 | 
| ·聚硅氧烷手性固定相的表征分析 | 第55-63页 | 
| ·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表征和分析 | 第63-65页 |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