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上市公司预防性反收购概述 | 第10-13页 |
(一) 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概述 | 第10-11页 |
(二) 上市公司预防性反收购概念及我国实施现状 | 第11-12页 |
(三) 全流通背景下实施预防性反收购策略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二 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法律规制的国际比较 | 第13-16页 |
(一) 美国的法律规制——董事会决定模式 | 第13-14页 |
(二) 英国的法律规制——股东大会决定模式 | 第14-15页 |
(三) 英美反收购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15-16页 |
三 我国上市公司预防性反收购策略应用实例与可行性分析 | 第16-23页 |
(一) 预防性反收购策略的理论及应用实例分析 | 第16-19页 |
1、驱鲨剂条款——以大众公用、爱使股份章程为例 | 第16-17页 |
2、降落伞计划——以大众公用章程为例 | 第17-18页 |
3、毒丸计划——以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计划为例 | 第18-19页 |
(二) 我国法律框架内预防性反收购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3页 |
1、我国现有的反收购法律框架 | 第19-20页 |
2、预防性反收购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3页 |
四 我国上市公司预防性反收购策略的法律规制 | 第23-27页 |
(一) 我国上市公司预防性反收购的决策权归属 | 第23-24页 |
(二) 完善我国预防性反收购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24-27页 |
1、构建合理的反收购法律框架 | 第24-25页 |
2、明确对预防性反收购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25-26页 |
3、强化董事忠诚义务、明确董事注意义务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个人简历 | 第3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