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氮肥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18页 |
·氮肥大量使用,农田生系统态氮素盈余量高 | 第14页 |
·农田氮肥管理存在问题 | 第14-17页 |
·对作物品质影响 | 第15页 |
·对水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6页 |
·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 第16-17页 |
·农田氮肥损失严重、农田氮肥利用率低 | 第17-18页 |
·氮肥利用效率低 | 第17页 |
·氮肥产量效率下降 | 第17-18页 |
·农田氮素平衡的研究 | 第18-24页 |
·农田氮素输入 | 第18-20页 |
·肥料投入 | 第18页 |
·沉降带入的养分 | 第18-19页 |
·豆科作物的共生固氮 | 第19页 |
·种子带入的养分 | 第19页 |
·秸秆、根茬及凋落物还田 | 第19-20页 |
·农田氮素的输出 | 第20-24页 |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 第20页 |
·农田氮肥损失 | 第20-23页 |
·农田养分平衡的评价 | 第23-24页 |
·氮肥损失的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硝态氮淋失的测定方法 | 第25页 |
·氨挥发的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磷肥对氮肥效益影响 | 第26-28页 |
·氮磷平衡研究 | 第26-27页 |
·磷肥对氮肥损失影响 | 第27-28页 |
·作物与杂草养分竞争的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杂草的研究 | 第28-29页 |
·作物和杂草养分竞争的研究 | 第29-31页 |
·C_3和C_4植物养分竞争机理 | 第29页 |
·杂草对农田水肥的影响 | 第29-31页 |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试验自然条件 | 第32页 |
·试验方案 | 第32-34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4-35页 |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34页 |
·植物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34页 |
·氨气的捕获与测定 | 第34页 |
·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尿素氮肥的NH_3挥发损失研究 | 第36-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不同施氮水平处理NH3挥发速率的差异 | 第36-37页 |
·施肥对NH_3挥发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累积NH_3挥发量影响 | 第37-38页 |
·施磷对NH_3挥发的影响 | 第38-39页 |
·温度对NH_3挥发影响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不同施肥及杂草处理对土壤剖面NO_3~--N 和NH_4~+-N 动态变化 | 第4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不同施肥与杂草处理对土壤NO_3~--N 的影响 | 第41-46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剖面NO_3~--N 分布的影响 | 第41-43页 |
·施磷对土壤NO_3~--N 剖面分布的影响 | 第43-44页 |
·小麦播种密度对土壤NO_3~--N 剖面分布的影响 | 第44-45页 |
·杂草处理对土壤NO_3~--N 剖面分布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施肥与杂草对土壤中残留NH_4~+-N 的影响 | 第46-50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剖面NH_4~+-N 含量分布 | 第46-48页 |
·磷肥对土壤NH_4~+-N 剖面分布的影响 | 第48页 |
·小麦播种密度对土壤NH_4~+-N 剖面分布的影响 | 第48-49页 |
·杂草处理对土壤NH_4~+-N 剖面分布的影响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NO_3~--N | 第50-51页 |
·矿质氮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施肥及杂草处理对半湿润地区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第52-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各个处理作物和杂草的生物量 | 第52-54页 |
·不同时期作物和杂草的生物量的差异 | 第52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和杂草生物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作物和杂草的生物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杂草及施肥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54-57页 |
·不同施肥处理下杂草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施氮水平下杂草处理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播种下密度杂草处理对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施氮水平及杂草清除时间对氮素产量生产效率的影响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施氮和杂草清除时间农田氮素利用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 第60-71页 |
·氮效率及氮平衡计算公式 | 第60-61页 |
·氮效率计算 | 第60-61页 |
·氮素平衡计算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施氮和杂草处理对冬小麦生物量及吸氮量的影响 | 第61-63页 |
·施氮对成熟期作物生物量及各时期杂草生物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不同施氮水平和杂草处理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 第62-63页 |
·不同施氮水平及杂草清除时间对氮效率的影响 | 第63-66页 |
·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64页 |
·对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对氮肥生理效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杂草对土壤中氮素平衡的影响 | 第66-68页 |
·收获后土壤残留矿质氮(Nmin) | 第66-67页 |
·不同杂草处理的氮肥表观损失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第71-74页 |
·氮肥、杂草清除时间对冬小麦农田矿质氮变化规律的影响 | 第71页 |
·氮肥、杂草清除时间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氮肥、杂草清除时间对氮效率的影响 | 第72页 |
·氮肥、杂草清除对肥料氮损失的影响 | 第72页 |
·适宜氮肥用量以及杂草清除时间的确定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