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

基于匿名信道的电子选举协议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电子选举协议的研究背景第9页
   ·电子选举的发展及现状第9-11页
   ·电子选举系统的基本概念第11页
   ·电子选举系统的安全性要求第11-12页
   ·电子选举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2页
   ·电子选举系统的基本模型第12-13页
   ·本文的研究目标第13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电子选举系统的密码学基础第14-27页
   ·密码技术第14-15页
     ·密码技术的基本概念第14页
     ·密码体制分类第14-15页
   ·对称密码技术第15-16页
     ·对称密码技术的概念第15页
     ·常用对称密码体制第15-16页
   ·公钥密码技术第16-18页
     ·公钥密码技术的概念第16页
     ·RSA 公钥密码体制第16-17页
     ·ElGamal 公钥密码体制第17-18页
   ·单向杂凑函数第18-19页
     ·单向杂凑函数的概念第18页
     ·常用杂凑函数算法第18-19页
   ·数字签名第19-20页
     ·数字签名的基本概念第19页
     ·RSA 签名体制第19-20页
   ·盲签名第20-22页
     ·盲签名的概念第20页
     ·基于 RSA 公钥密码体制的盲签名第20-21页
     ·基于双线性对的盲签名第21-22页
   ·多重盲签名第22-23页
     ·多重盲签名的概念第22页
     ·基于 RSA 的多重盲签名第22-23页
   ·比特承诺技术第23-24页
   ·匿名通信技术第24-25页
     ·匿名技术的概念第24页
     ·匿名技术的分类第24页
     ·常用匿名系统第24-25页
   ·时间戳技术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现有电子选举方案分析第27-35页
   ·FOO 协议第27-31页
     ·FOO 协议的组成第27页
     ·FOO 协议描述第27-29页
     ·FOO 协议安全性分析第29-30页
     ·FOO 协议的不足第30-31页
   ·谢刘协议第31-32页
     ·谢刘协议的组成第31页
     ·谢刘协议的简单描述第31-32页
     ·谢刘协议的不足第32页
   ·现有电子选举方案的启示第32-33页
     ·电子选举协议的必要组成实体第32-33页
     ·电子选举协议的必要步骤第33页
   ·对基于 FOO 架构的电子选举方案的改进设想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新的电子选举协议第35-52页
   ·新协议的基本框架第35-37页
     ·新协议的组成第35-36页
     ·各组成模块的职权分配第36-37页
     ·新协议的基本信息流程第37页
   ·新协议的具体描述第37-43页
     ·系统及各参与实体的参数第37-38页
     ·新协议的具体描述第38-43页
   ·新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43-49页
   ·新协议的效率分析第49-50页
   ·新协议的综合评价第50-51页
     ·新协议的优势及创新点第50-51页
     ·新协议的不足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工作的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研究取得的成果第52页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畜禽养殖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下一篇: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