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XS生态新城的战略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和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2-14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15-22页 |
·生态城市的缘起和内涵 | 第15-16页 |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 | 第16-19页 |
·世界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 | 第16-17页 |
·哈利法克斯(Halifax)生态城的启示 | 第17-19页 |
·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介绍 | 第19-20页 |
·我国现有四大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 第20页 |
·当前中国生态城市实践值得注意的问题 | 第20页 |
·XS 生态新城建设的战略意义 | 第20-22页 |
第三章 XS 生态新城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38页 |
·武汉市城市生态新城的发展构想 | 第22-26页 |
·武汉新港建设和武汉“大东湖”地区生态发展构想 | 第22-23页 |
·周边城镇发展构想 | 第23-24页 |
·XS 生态新城的缘起 | 第24-26页 |
·XS 生态新城概况 | 第26-32页 |
·XS 地区的地理位置 | 第26页 |
·XS 地区的生态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生态适应性评价方法 | 第27-28页 |
·生态适应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空间管制及建设用地 | 第31-32页 |
·XS 生态新城发展的优势 | 第32-35页 |
·XS 地区的生态发展可行性分析 | 第32-34页 |
·外部有利条件分析 | 第34页 |
·内部有利条件分析 | 第34-35页 |
·劣势分析 | 第35-38页 |
·经济发展缓慢 | 第35-36页 |
·资源利用率低,城乡产业发展不足 | 第36-38页 |
第四章 XS 生态新城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 第38-46页 |
·XS 生态新城的战略定位 | 第38-39页 |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 第38-39页 |
·XS 生态新城的发展战略 | 第39页 |
·XS 生态新城功能定位 | 第39-40页 |
·产业定位 | 第40-43页 |
·产业组成 | 第41页 |
·产业选择思路 | 第41页 |
·产业选择分析 | 第41-42页 |
·主导产业类型 | 第42页 |
·归纳确定XS 生态新城主要发展的六大产业 | 第42-43页 |
·人口预测 | 第43-44页 |
·XS 生态新城的发展目标 | 第44-46页 |
第五章 XS 生态新城的生态战略规划策略 | 第46-66页 |
·建立以水环境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格局 | 第46-50页 |
·XS 生态新城的水环境现状分析 | 第46-47页 |
·构筑完整的生态构架 | 第47-50页 |
·XS 生态新城的用地结构布局策略 | 第50-54页 |
·XS 生态新城的规划结构策略 | 第50页 |
·XS 生态新城的规划布局 | 第50-54页 |
·XS 生态新城的社区邻里规划策略 | 第54-57页 |
·社区邻里的安置策略 | 第54-56页 |
·农民安置点规模与布局 | 第56-57页 |
·游憩系统与景观规划策略 | 第57-61页 |
·游憩系统定位和组成 | 第57-59页 |
·游憩系统结构和空间分布 | 第59页 |
·景观风貌规划 | 第59-61页 |
·绿色交通规划策略 | 第61-63页 |
·交通发展现状 | 第61-62页 |
·现状交通评价 | 第62页 |
·规划交通要点及需求分析 | 第62-63页 |
·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 | 第63页 |
·市政支撑系统战略规划策略 | 第63-64页 |
·XS 生态新城建设的实施建议 | 第64-66页 |
第六章 分析与总结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